菊花

菊月赏菊丨不可不读红楼梦的十二首咏菊

发布时间:2021/2/7 18:21:05   点击数: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第93期

菊道图丨齐白石(—)

菊花自古深受中国文人墨客的喜爱,与梅、兰、竹并称为“岁寒四友”,东晋陶渊明独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末黄巢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抒发满怀豪情,李清照则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道尽相思离愁……

农历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又名“菊月”。看看菊月将尽,本期特别分享《红楼梦》里十二首咏菊诗。在这冬意渐浓的时分,不妨小憩片刻,神游诗情画意的大观园,与红楼梦中人一道,品赏、吟咏,这令人口齿噙香的菊之诗,菊之韵……

这一组菊花诗,共十二题,咏物兼赋事。由宝钗和湘云在第三十七回中事先拟定,按诗歌的内容排列顺序,第三十八回成诗。

1

忆菊宝钗(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探春

探春: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烘染出来了。

2

访菊宝玉(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3

种菊宝玉(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李纨

宝玉:我又落第。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

宝玉:明儿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

李纨: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

4

对菊湘云(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李纨

李纨:你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不能别开,菊花有知,也必腻烦了。

5

供菊湘云(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黛玉

黛玉: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拆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6

咏菊黛玉(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李纨湘云探春宝玉宝钗

李纨: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

宝玉:极是,极公道。

黛玉: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

李纨: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7

画菊宝钗(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8

问菊黛玉(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湘云

湘云:“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9

簪菊探春(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宝钗

宝钗: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

10

菊影湘云(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11

菊梦黛玉(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12

残菊探春(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起首是《忆菊》,

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

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

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

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

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

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

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

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

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

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

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宝钗

红楼人物画作者简介

刘旦宅(—),又名小粟,幼年家境贫寒,自幼喜好绘画,擅长中国人物画。他应友人之请,寄情书画,用自己的心画出了红楼梦人物。所绘《红楼梦十二金钗》邮票,曾获年全国邮票最佳奖。

互动话题

永远的《红楼梦》,经典的咏菊诗,默默分享此篇,给更多喜欢的人儿吧!留言区精彩评论,就看你的啦~

编辑丨小文

版式丨小文

图源网络

默默分享是真爱

本平台使用文字、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fb/1956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