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赞四君子——梅兰竹菊,由来
国人赞四君子——梅兰竹菊,由来已久。
国人赞四君子——梅兰竹菊,由来已久。
四君子不媚不俗、幽芳清远、风骨逸致、荡污涤垢、亮节不阿;使人襟阔、风逸、格高、趣雅,深博国人千秋爱戴、普天共识。
《菊石图》陈淳轴首都博物馆
菊花入画稍晚,大略始于五代,比起梅、兰、竹来说,表现菊花的作品相对要少得多。明代吴门画派中最享盛名的画家陈淳的一幅《菊石图》藏于首都博物馆,这是本来就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名家画菊赏析
《翠竹黄花图》王彀祥明代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以墨彩写竹、菊二君。画面清韵悠长,意境高远。勾花点叶以成菊、浓墨撇写以成竹。师法文徵明,笔墨潇洒,如大匠运斤,随手成形,风姿绰约。
《山水花卉图》之秋菊李流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册共十三开,以水墨写生山水花鸟。
《秋菊》可以尽见李流芳俊逸豪纵、笔墨粗简的风格特点。笔墨有草书行笔的特点,用笔疾劲爽利,韵足意长,神似天成,此为大写意花鸟画的佳作。
《兰竹菊图》王铎明代上海博物馆藏
此花卉卷以竹、菊、芝、兰入画。
竹叶、菊瓣及兰叶皆以中锋为之,笔力雄健、墨骨苍劲,兰花欹正俯仰,姿态各异,绰约有韵。菊叶、灵芝及山石则以浓淡相宜的水墨晕染,偶用侧锋,具色彩感及滋润灵气。
《双猫菊石图》王中立明代上海博物馆藏
画中双猫嬉戏于湖石菊丛之下的草地上。
湖石以枯笔钩勒,水墨晕染;菊花以勾花点叶法写出。双猫用笔独特,以细笔简括写出轮廓、毛爪、脸目,用干笔略加敷彩,粗疏雅拙,却有妙趣横生之感,与背景对照鲜明。
《竹石菊图》原济清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写奇石、秀菊、细竹,手法奇绝。
奇石以粗线折带笔法钩斫,少用皴点,却以变化的线条勾画纹理,形成独特的效果。菊、竹以浓淡墨色的变化,随意写出,酣畅流利,运笔灵活,极富纵横宕逸的意韵。
《雪菊图》高凤翰清代
此图为作者右手患疾改用左手所作。
画风率意粗放,行笔落墨中透溢出古拙的韵致。以疏笔淡墨勾写菊花,下笔迅疾,以浓墨写意山石、叶脉,颇见精神。背景以淡墨刷染,花石周围留出空白,给人以白雪覆盖之感。
《歪瓶依菊图》边寿民清代南京博物院藏
此是一帧情趣盎然的书画小品。
画面雅拙朴实,却自有一种脱俗越尘之感,让人爱不释手。笔意潇洒舒放,毫纵不羁,随意而行,却又恰成天然之趣。浓墨点叶,淡墨勾花,秀雅高洁,意韵高远。自题“歪瓶雅称菊枝斜,花与真花颇不差。持去卖钱偿酒债,那知秋色落谁家。寿民”。
《甘谷菊泉图》郑燮清代南京博物院藏
作者以南阳甘谷菊花益寿延年之传说入画。
笔墨放纵,挥洒淋漓,神情飘没,新意独具。巍峨的高山,峭壁陡立,一股飞泉,奔突直泻崖下,悬崖下长着两丛茂菊,叶壮花艳,华滋优秀,构图奇峻,意境高旷清逸。款题:“南阳甘谷家家菊,万古延年一种花。”
《菊石图》李方膺清代安徽省博物馆藏
此画中以浓淡墨彩描绘出石柱的挺拔、坚实;淡墨勾写菊花。
笔法纵逸,简括传神。以石青略点叶面。笔力疾劲,不拘成法。写出菊花凌霜傲寒的高风亮节。
《花果树石图》之菊芝胡公寿清代(日)泉屋博古馆藏
此册页共十二页,分别描绘苍松、秋菊、寒梅、玉兰、枇杷、荷莲、梧桐、竹石、寒林等。
用笔疏放,墨色秀润,画风清新。画上自题,分别仿李成、郑燮、张问陶等诸家画法而成。各图上均有款记,或抒心得,或言画法画理。
《菊石图》陈衡恪近代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写山崖石壁之上,菊花绽吐芳华的景象。
菊花从上至下,疏分密布,富有节奏感。山石以粗笔勾出,笔皴很少,菊花以墨笔勾画,多中锋直笔,笔不连而意连,气韵生动。
《络纬鸣秋》明韩希孟
《菊》明郭诩
《瓶花图》明陈洪绶
(图文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