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分布 >> 为忆长安烂熳风霜菊花
菊花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按栽培形式分为:
多头菊、独本菊、大丽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
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
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
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在古时候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1.象征正直不屈。菊花又被称为“黄花”,在古代中华民族中认为黄色的大地,因此黄色也是中色、正色。菊花凌霜而开,傲岸不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正直品格。
2.象征吉祥长寿。菊花具“养性上药,能轻身延年”之效用,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人们把菊花与其他音韵相同的花草、物象以及文字等相搭配,组成种种内涵丰富的“吉祥语”图案,以求幸福长寿。
3.象征高雅纯洁。屈原《离骚》有“西餐秋菊之落英”。白居易《咏菊》有“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都是以菊花来比喻品行高洁的人。
4.象征归隐的悠然。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隐士隐居在乡野的悠然自得,常被后世所使用,因此菊花也象征着隐士归隐田园的恬静惬意。
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多年。
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
《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
《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
晋朝陶渊明(-年)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南北朝的陶弘景(-年)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
唐朝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之后他们将菊花与日本若干野菊进行杂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统。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
刘蒙的《菊谱》(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范成大菊谱()记载有35个品种,其中的“合蝉”、“红二色”是管瓣出现的最早记载。
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有陈昊子《花镜》、刘灏《广群芳谱》、许兆熊《东篱中正》、陆延灿《艺菊志》、闽延楷《养菊法》、计楠《菊说》、陈谋善《艺菊琐言》等等。
《花镜》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个品种。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
清代没骨画菊花折扇
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
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
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
民国以来,菊花品种大批失散,已无正式文献可查。解放后,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菊花也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日益发展壮大。菊花的栽培历史,是中国花卉园艺发展的一部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