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奥菲利亚中的花语

发布时间:2022/6/3 16:14:21   点击数:
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Artiswarm

这棵树开花了~

芳草葱茏,绿意森森之中,隐约露出了一条窄窄的小溪。一位面色苍白的少女正躺在溪流中,身上铺满了各色花朵。她是谁?她为什么要这样?

奥菲利亚,约翰·米莱,-年,布面油画

她就是奥菲利亚,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著名的悲剧人物。她与哈姆雷特的恋情受到自己父亲的百般阻拦,而后父亲就被哈姆雷特刺死,她闻讯病倒,于精神恍惚之中落水而死。

拉斐尔前派画家约翰·米莱的这幅名作,描绘的就是奥菲利亚即将把自己编的花环挂上树枝而失足跌落水中的场景。花环中的各种花朵散落在水面上,与岸边的各种植物相衬。而这些植物,都在原作中有着丰富的寓意。

岸芷汀兰

姑娘,姑娘,他死了,一去不复来;头上盖着青青草,脚下生石苔。

《哈姆雷特》原文中对奥菲利亚之死的描述唯美而梦幻:“在小溪之旁,斜生着一株杨柳,它灰白的枝叶倒映在明镜一样的水流之中;她编了几个奇异的花环来到那里,用的是毛茛、荨麻、雏菊和长颈兰——正派的姑娘管这种花叫死人指头,说粗话的牧人却给它起了另一个不雅的名字。——她爬上一根横垂的树枝,想要把她的花冠挂在上面;就在这时候,一根心怀恶意的树枝折断了,她就连人带花一起落下呜咽的溪水里。”

《奥菲利亚》画面左下角的溪水毛茛

画面前景的毛茛象征了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的忘恩负义,而毛茛也有幼稚的愚蠢行为的寓意。奥菲利亚在危险的河畔采花,的确是充满孩子气的举动。也许爱情消逝无法挽回,奥菲利亚也执意一死。

《奥菲利亚》右上角远景中的长颈兰

长颈兰往往与欲望联系在一起,如文中提到的,牧人给它了粗俗的名字——它的形状与男性生殖器巧合地相似。它具有性暗示,同时也是死亡的象征。矛盾的定义,与奥菲利亚的痛苦息息相关。

《奥菲利亚》左上角掩映在柳枝中的荨麻

荨麻多刺的叶片,象征着痛苦的心境。

奥菲利亚右手边的雏菊

洁白的雏菊象征着奥菲利亚纯洁的处子身份,加深了观众的对她的怜惜。

奥菲利亚脖子上的紫罗兰花环

这些紫罗兰“……在我父亲去世时全部枯萎了”。紫罗兰代表了纯洁的爱情和友情,但紫罗兰的颜色也代表着忧郁和过早的死亡。也许,奥菲利亚是把父亲的死认定为她青春的结束。

奥菲利亚右手边鲜艳的罂粟花

剧毒的罂粟,在爱情和死亡上的意义同样厚重。它象征着永不忘记的爱情与死亡的沉睡,爱情与死亡的矛盾共同体,再一次出现,并且在显眼的位置,更加凸显了故事的凄美。

奥菲利亚裙子上漂浮的三色堇

草地上的起绒草

飘落的三色堇与亦将枯萎的起绒草表达了同一种花语,即徒劳。三色堇意味着徒劳的爱,起绒草象征着徒劳的死亡。两大主题的虚空,将悲剧氛围推到极致。

在各种花朵的映衬下,空气是那么清新湿润,似乎能让人闻到弥漫的芳香;溪水在轻轻歌唱,温柔地接受了这个纯洁而历尽苦难的少女;她仰卧在水面,美丽而圣洁的脸上露出无忧无虑和超然的平静,她终于摆脱了这个罪恶深重的尘世,结束了无尽的苦难,飘向了天国……米莱斯精准地为我们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花语,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将奥菲利亚的身世,命运用各种花语展现,丰富又含蓄。

活色生香

男人本不是要一个人生活的……婚姻是治疗自己对工作的可悲纠缠的最好解药。我想我一定比你们更有归属感。我非常希望看到你们都像我一样结婚并稳定下来。——米莱

作为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人物,约翰·米莱以技艺精湛,构思巧妙而闻名。11岁就被皇家艺术学院录取的他,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天才,不光在职业领域上成就斐然,在个人生活上也是放纵不羁爱自由。

米莱(年)

这就要从他的个人风格说起了。从《奥菲利亚》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米莱非常专注于描绘画中的细节,尤其是大自然的丰富生态与美感。画面在自然元素的基础上精心整合与设计。在《奥菲利亚》的创作过程中,米莱花费大量时间去野外写生,并以单株写生的形式绘制了枯死和破碎的叶子以及盛开的花朵。米莱的儿子写道,“父亲笔下的花是如此逼真,以至于一位植物学教授无法带学生下乡,便带他们去看《奥菲莉娅》中的花,因为它们和大自然一样具有启发性。”

而这也包含在拉斐尔前派的绘画风格之中。拉斐尔前派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取材也往往来自文学名著,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继承拉斐尔派的色彩运用方式,墨绿、宝石蓝、翠绿、棕黄、橘红、淡米、嫩红,鲜艳浓烈,在视觉上引发激烈碰撞。

草地上的圣母,拉斐尔,-

米莱的这种风格,以及整个拉斐尔前派的风格,都非常受评论家拉斯金所喜爱。因此拉斯金与米莱成为了朋友。这一来,米莱就认识了拉斯金的妻子艾菲·格蕾,他们见面后不久,艾菲替米莱做模特儿,画出了《释放令(TheOrderofRelease)》,接着他们两人坠入了爱河。尽管艾菲已嫁给拉斯金多年,但她竟还是处女之身(据传拉斯金是个恋童癖)。后来,她提起了离婚诉讼。这段三角关系在维多利亚时期大为出名,甚至还被编成了戏剧和歌剧。年正式离婚后,艾菲便和米莱结婚,她给米莱生下了8个孩子。

释放令,约翰·米莱,-

米莱结婚以后,风格变得不拘一格,不再局限于浪漫主义的拉斐尔前派,而是往现实主义发展。拉斯金当然不能支持这种转变,将此谴责为“一场大灾难”——当然,咱也不知道他谴责的究竟是不是只是风格的转变,此是后话,不提。

浦东美术馆中展出的《奥菲利亚》

无论如何,米莱对于拉斐尔前派早期的奠基之功,无法抹灭。每当谈起拉斐尔前派,《奥菲利亚》那绚烂的色彩,动人的细节,还有那富有灵性的脸庞与周围映衬着的种类繁多的花朵,就会一齐浮现在人的脑海之中,令人不断品味它的美丽。就像拉斐尔前派的几条作画标准中所说的,“要专注于研究并表达自然的状态……要对前人艺术的真诚感同身受……最重要的是,要创作出很好的画”。《奥菲利亚》可谓是这几条标准的完美写照,自然、真诚、最重要的是,很好,很米莱。

墨泉,艺术编辑

“我把技能树点着了”

更多美好

艺术好时光的视频号

你“在看”艺术好时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fb/237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