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菊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

发布时间:2020/3/9 0:49:00   点击数:

摘要:菊花作为我国传统的一味中药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菊花在药用和保健中都有很好的效果,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药材。近年来,菊花在药品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的药效成分为黄酮、挥发油和苯丙素类化合物。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基于化学成分、临床药效、药动学、传统药性、传统药效、不同储藏条件以及不同加工方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菊花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菊花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微寒,味甘苦,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1],是卫生部首批批准的药食同源的药材之一。《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能利五脉,调四肢,治头风热补;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改善心肌营养、去除活性氧自由基、加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肿瘤、延缓衰老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2]。在《中国药典》年版中将药用菊花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除药用外,菊花作为保健饮品和功能性食品也深受国际保健食品界的青睐。菊花作为常用的中药,其品质与种植方式、产地品种、采收时间、炮制过程等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全产业链的全程、可追溯控制,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行业迅猛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对菊花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研究逐步深入,本文对菊花资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进行综述,探讨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分析其生源途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与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合质量标志物的思路,以期为全面、准确评价菊花质量提供借鉴。

1资源分布

菊属植物全球约种,原产于旧大陆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中国菊属植物有18种,药用品种有11种,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等省。目前中国药用的四大名菊贡菊、杭菊、滁菊、亳菊主要分布于长江南北,北纬29.8°~33.8°,东西跨4.8个经度,该区域年均温14~16℃,年降水量~mm,无霜期~d。江南的杭菊、贡菊以茶菊为主,兼顾药用;而江北滁菊、亳菊则以药用为主,兼顾茶用。

2化学成分

菊花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苯丙素类、萜类、氨基酸等,其中黄酮和苯丙素类化合物为菊花的主要药效成分。

2.1黄酮类

黄酮类物质是菊花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组分,与菊花的药理药效密切相关,目前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56种,主要包括黄酮(A)、黄酮醇(B)、二氢黄酮(C)3大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酶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3-5],见图1和表1。使用HPLC法比较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胎菊和昆仑雪菊的化学成分,发现酚酸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等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说明菊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品种和产地有关。

2.2挥发油类

菊花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类成分(表2),其中以含氧衍生物和倍半萜(萜烯、萜醇、萜酮)为主,也有一些芳香族和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主要以樟脑、桉叶素、龙脑、芳樟醇等型化合物为主。这些成分多为气质分析表征鉴定的化合物[28-34],具有抗炎、抗菌、解热等功效。

2.3苯丙素类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菊花解热镇痛、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菊花中简单苯丙素类[20,35-36]主要有咖啡酸(caffeicacid,)、阿魏酸(ferulicacid,)、1-O-咖啡酰基奎宁酸(1-O-caffeoyl-quinicacid,)、灰毡毛忍冬素F(macranthoinF,)、绿原酸(chlorogenicacid,)、4-O-咖啡酰奎宁酸(4-O-caffeoyl-quinicacid,)、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dicaffeoyl-quinicacid,)、4,5-O-二咖啡酰奎宁酸(4,5-O-dicaffeoyl-quinicacid,)、3,5-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dicaffeoyl-quinicacid,)、1,3-O-二咖啡酰奎宁酸(1,3-O-dicaffeoyl-quinicacid,)、3,4,5-O-三咖啡酰奎宁酸(3,4,5-O-tricaffeoyl-quinicacid,)、香豆素类(coumarins)化合物主要是茵芋苷[34](skimmin,)。化合物结构见图2。

2.4三萜及甾体类

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20,37]有棕榈酸16β,28-二羟基羽扇醇酯(lup-16β,28-dihydroxy-3β-O-palmitate,)、假蒲公英甾醇酯(pseudo-taraxasterol,)、棕榈酸-16β-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16β-hydroxypseudotaraxasterol-3β-O-palmitate,)、棕榈酸16β,22α-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16β,22α-dihydroxypseudotaraxasterol-3β-O-palmitate,)、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甾体类化合物(steroidal







































白颠疯图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pz/1800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