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品种 >> 花农注意了菊花高效栽培技术,免费学啦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是我国重要大宗和出口药材之一,社会需求量较大。河南省菊花种植面积17万亩左右,菊花的高效栽培技术是保证菊花品质、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于中药材扶贫意义重大。现在正值河南省菊花管理关键时期,具体管理技术如下:
一、菊花的田间管理技术
1、栽植方式:可采用穴栽或开定植沟栽种,密度为1.2米×20-30厘米,每穴2株,种植深度10-15cm,栽在每畦中间。
2、定植时间与密度:河南菊花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定植密度根据耕作制度和栽种时期而定,一般每亩苗数在-株之间。种植偏迟的田块适当提高密度。
3、种植模式:菊花生育期较长,前期生长慢,生产上多以间套作为主,桑(果)园套作、烟菊套作、菊豆套作(豇豆、大豆)、菊菜套作等,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间套作作物一般7月中旬前清理完毕,并及时压条和肥水管理,确保菊苗后期正常生长。管理不当,对菊花产量、质量影响较大。
4、菊花压条:菊花压条分1-2次进行。第一次在移栽后一个月左右,当苗高30-50cm时进行,此时菊苗木质化程度低。压条前,除草松土。松土时可以在菊苗行两边配合施肥,压条时把枝条向两边分压地上,每隔10cm左右压上泥块,保证枝条充分与松土接触,有利菊苗节节生根和节部侧枝生长。待新侧枝长到20cm左右,进行第二次压条。这时压条的方向由密处压向稀处,使菊苗生长趋于平衡,最迟在7月底前结束。
5、摘心(打顶):菊苗摘心可促进菊苗分枝和菊枝间生长的平衡,防止倒伏。摘心时间在压条后,当新稍长到10-15cm时摘心,兼顾新枝高度,使其下部枝芽均衡生长,花期整齐。生产上视其长势情况,一般分1-3次摘心,目前大多数采用一次摘心,选择晴天植株上露水干后摘心。需要将摘除的菊花心集中带出田外。摘心在6-8月份进行,使菊苗分枝数达每亩12万株左右。摘心必须在8月底前结束,过迟影响菊花后期生长,菊苗再次分枝力弱,花蕾小,开花推迟,且易受早霜危害。
6、实行轮作:由于老菊花种植区土壤较实,一般每两年进行轮作。如果原地连作,必须改畦深翻,忌原畦重茬,这样有利于减轻病虫害。
二、菊花的水肥管理技术
1、防渍抗旱:菊花是旱地作物,对水反应敏感,怕涝怕旱,如沟渠不畅造成田块积水,容易出现沤根现象,基部叶早衰甚至全株死亡,因此,做到排灌畅通,以改善通气条件,减少病源菌感染。夏、秋季如遇长期干旱,出现菊苗失水萎缩,要及时浇水,促使正常生长,特别是9月下旬菊花孕蕾期不可缺水。
2、合理施肥:菊花施用猪粪、鸡粪、饼肥等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菊花的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有效改善菊花品质。药菊栽培中,在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微量元素可减少药菊的病毒病、霜霉病和叶枯病的发病率与严重程度,提高药菊的株高、分枝数和单枝结蕾数,从而增加药菊的产量。
3、施肥原则:重施基肥,轻施苗肥,追施分枝肥,重施蕾肥。前期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后期则以速效肥料为主。主要有:
基肥:栽种前结合整地翻耕时施入或开沟条施。每亩用粪肥或者饼肥-kg,并配施磷肥50kg;
活苗肥:栽种活棵后20天左右,用人粪尿50-kg,兑水浇施,促使发棵,或者是追施尿素10kg和25%复合肥15~20kg;
压条肥:压条前在菊苗行两边铺施粪肥,每亩kg、尿素10-15kg,并用松土覆盖后压条;
分枝肥:8月份在每次摘心后施入,每亩用人粪尿-kg兑水浇施或施复合肥10kg;
蕾肥:9月上、中旬是菊花现蕾期,这时进入生长盛期及生殖生长期,需肥量大。施用每亩尿素或复合肥15-20kg,促使花蕾增多、增大,开花整齐,可视生长状况施1-2次。(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中心、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花类岗位科学家梁慧珍)
统筹策划:杨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pz/1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