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10月14日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
“垛”和“岛”,普通话发音相去甚远,但在江苏兴化一带的方言里,发音非常近似,以至于不常见的“垛”字常被外地人误作“岛”字。兴化著名的景致“千垛油菜花”,网上搜搜,多变成了“千岛油菜花”。其实到兴化一游便知,“垛”和“岛”,大异其趣。
此刻,我们的眼前便是闻名全国的兴化油菜花风景区的核心地带——千垛菜花风景区。油菜花季已过的现在,辛勤的农人又在收获完油菜花的垛田里种上了菊花,我们来时,当地菊花节的尾声犹在,水汊密布、波光粼粼的原野上,一垄垄水上垛田缀满了或仍在盛放或已见凋谢的菊花,远远望去犹如巧手精心铺盖在水面上的一块块碎花毛毯,首尾相接,错落有致。仍在盛开的菊花多为单瓣,形状质朴,但色彩特别丰富,五颜六色,沐浴着雨后的晨光,看上去格外娇艳动人。多云的天气,阳光不时从云层缝隙间钻出来,一眼望不到边的花田笼罩在浅金色的轻晖中,清风阵阵、芬芳涌动,恍惚间真有置身仙境的错觉。
记得前年回江苏时正逢油菜花节,曾慕名而来,结果汽车从出发地一路畅通地开出,越近目的地越堵,开到景区门前时,竟堵得水泄不通、寸步难移。不得已弃车登舟,在外围兜转了一圈,权作一游。乘兴而至,却过其门而不得入,未能尽兴,留下了遗憾。想不到那个春天未了的心愿竟能在这个秋天得以弥补,亲眼见到了千垛盛放的鲜花,虽然是菊花而非菜花;知道了“千垛”一词的由来,也明白了这个“垛”字的真实含义。
这里位于江苏中部的里下河地区,河流纵横、沼泽遍布,缺少整块的田地,于是农民取土于水中堆田,造出一方方形状、大小不等的水上垛田,能行舟也能种植,成为里下河地区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垛田一垄一垄错落于水上,其间密布着沟渠,灌溉便利、排水良好,加上土质肥沃疏松,特别适合种植瓜果蔬菜。上世纪50年代,便有“垛田油菜,全国挂帅”的说法,发展到现在,形成了规模颇为壮观的千垛油菜花风景区。而今,又衍生出了“千垛菊花”。
从千垛油菜花到千垛菊花,于游客,一季有一季的风景;于农人,一季有一季的收成。风调雨顺的气候,丰沛肥美的水网土地资源,是上天予人间的馈赠,而农人们的勤力和汗水,让这馈赠变成你我眼中的绝佳风景。大自然和人类力量的完美结合,催生出了这至美的景观,也派生出了垛田花农赖以生存的旅游产业。一垛垛花田,展示的是鲜花之美,也是人与自然默契配合、彼此成就、互利共赢的和谐之美。所谓“天人合一”一词,此时此地,这片盛放着一季季风景的土地,用它独特的方式作了别样的注解。
剑兰人语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