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国画技法工笔菊花的画法步骤和创作构思

发布时间:2021/7/3 13:43:51   点击数:
北京痤疮医院简介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20/9084445.html
根据历史记载,菊花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诗经》中就有关于菊花的记载,屈原的《离骚》亦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名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都城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会,可知菊花在秦时就已经非常盛行。汉朝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以此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这让人们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到了唐朝,菊花的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人们采用嫁接法种植菊花,当时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就是有力的证明。那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了日本人民的赞赏。菊花到了宋朝更加盛行,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菊花的品种也大量增加,宋朝是菊花从药用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菊谱,对所栽菊花的品种以花色归类,并对花形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刘蒙的《菊谱》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其中记有菊花品种26个;到了史铸的《百菊集谱》,菊花品种的记载则已逾百种。菊花除了受到人们的喜爱之外,也是历代文人画家抒写情怀的重要题材之一。据《宣和画谱》记载,黄筌、赵昌、徐熙、滕昌佑等均为绘菊高手。李昭、柯九思、盛雪蓬、朱樗仙等逸士,慕菊之幽芳,作墨菊图。经由这些名家的艺术创作,菊的清高之气愈显,傲霜凌秋之态愈发。曾在宣和画院当过待诏的苏汉臣,师承刘宗古,得到刘宗古用墨笔及淡彩的表现技法,擅长婴孩画。其《秋庭婴戏图》的画风被认为是“着色鲜润、体度如生”。画面庭园里的太湖石旁,芙蓉与雏菊摇曳生姿,点出秋日庭园景致;背景部分,笋状的太湖石造型坚实挺拔,周围则簇拥着盛开的芙蓉花与雏菊,几组菊花一前一后,疏密有致,花朵盛开,也充分点出秋天的节令;画中姐弟俩神态生动,线条流畅柔美,着色圆润,体现了画家深厚的技法和功力。宋代朱绍宗的《菊丛飞蝶图》扇面,画面中菊花盛开,花有黄、白、蓝、紫四种颜色,构图完整。虽然是篱边野景,却有富贵典雅的气象。蜜蜂逐花而至,蛱蝶翩翩起舞,为画面增添了动感。花瓣、叶片的勾染皆极为精致工整,花心用白粉点染,立体感很强,似凸出于绢素之上。画史称作者“描染精邃,远过流辈”。《悠然赏菊香》画法步骤1.确定构图后,先用淡墨勾画菊花和红白色金鱼,中墨勾画红色金鱼,用重墨勾画菊花叶子和黑色金鱼。(见图一)图一2.用中墨分染菊花叶子,用淡墨分染金鱼的结构,使其层次分明,注意要淡淡分染多次。用淡淡的藤黄罩染菊花花朵四五遍。(见图二)图二3.用花青调藤黄成绿色染菊花叶子、水苔五至八遍,染到充分、深入为止。黑色金鱼先用中墨分染鱼鳞两遍,干后用淡墨罩染八遍左右,使其有厚重感;鱼尾、鱼鳍用分染方法,使其有通透感。菊花和红白色金鱼用藤黄调赭石分染,鱼头用大红调曙红分染。红色金鱼用大红调曙红分染鳞片及结构后用朱砂罩染。(见图三)图三4.用花青调淡墨分染水三至四遍,注意前后关系。干后画出水草,注意组合。红色金鱼用朱磦罩染两遍后用鹅黄分染,红白色金鱼用钛白染,调整画面。渲染加深金鱼的眼睛等处,让画面更醒目。最后题款、盖章。(见图四)图四《悠然赏菊香》创作构思我在创作《悠然赏菊香》时,画面中的菊花一株两朵,一朵含苞,一朵绽放。菊花象征着素质高雅、品德优良、淡泊名利、锐意进取,是历代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画面中,菊花下面的五条金鱼聚散分明,红色金鱼寓意金玉满堂,红白色金鱼寓意鸿运当头、锦上添花,黑色金鱼寓意聚财。整个画面以生动、简洁的构图方式,给人一种舒雅的感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pz/2157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