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万病从根治解惑篇6到10

发布时间:2020/7/26 15:23:36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teaformosa.com/

万病从根治6——筋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有个老病号,切脉后发现他左关郁塞,右尺沉细,我问病人,吃荤油恶心吗?病人摇头。我说,你的膝关节出了问题,走几步让我看看!

  病人很费力地站起来,走路时有点跛。医院拍片了,认为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老年病,治不好,也就没有治疗。以前不怎么疼,情况还好,就这两天开始疼了,还关节僵硬。

  我用手活动病人的膝关节,左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我一时陷入沉思,如何寻求良策?

  明明是筋出问题,却常常是骨头代为受过

  膝关节僵硬、疼痛,并不一定是骨头的病变,也可能是关节四周的肌腱收缩,使关节活动空间变小,才出现活动受限、僵硬、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这个病人的骨质增生不是一日形成的,但多少年都不疼,是什么原因导致突然出现疼痛?现在疼痛为什么不找肌腱的责任,而非要找骨头的问题?

  我便在病人膝关节上下肌腱的附着点扎针,然后拔火罐,十分钟后,病人关节活动轻松不少。配合针灸,我又开了如下药方:白芍、甘草、怀牛膝、鸡血藤、延胡索、当归。

  用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用牛膝引药效到达膝关节,鸡血藤通络止痛,延胡索活血止痛。许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要用当归?当归补血、养血、活血,与膝关节疼痛好像不沾边?

  中医有句古话:“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肝脏才是膝关节真正的老板,下面员工出了问题,自然要找老板了。当归养肝血,肝血足了,筋自然得到滋养,才能柔韧有力,不会挛缩,所以这里的当归很重要!

  第三天,病人反馈说:“吃完一剂药,关节疼痛就好得差不多了,中药见效也很快啊!”

  很多关节病变并非骨头的问题,而是肌腱、韧带的问题,骨头只是代人受过。在肌腱附着点采用小针刀稍稍松解,病人很快就好了。

筋柔骨痛消

  患者,刘某,女,42岁。双膝关节疼痛一月,上楼梯还可以勉强,下楼梯时则需要人搀扶,服用芬必得也不一定能缓解,医院就诊,医生诊断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医院专家说,你这病没办法治好,只能吃点止痛药了。

  就诊时还需人搀扶进门。切脉,左关郁塞如豆,六脉弦硬而细。于是我告诉患者,你膝关节的筋收缩得太厉害,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骨质增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最近病情的加重主要是与筋有关,只要让绷紧的筋舒展开来,病情就会好转。

  病人将信将疑,我于是开了三服药:白芍、熟地、麦冬、炒枣仁、巴戟天、当归、鸡血藤、怀牛膝。

  患者服用三天,膝关节舒展自如,不再僵硬,只是下楼梯时仍有不适,我让她把上面的方子再继续服用一周。一个月后,她介绍新病人过来,说自己服用十剂,膝关节就彻底治愈,非常感谢。

压腿拉筋,适应生命本身的规律

  现在,看到了筋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我也慢慢开始坚持压腿了。压腿的过程就是拉筋的过程,只有将腿部的筋拉开,人体的关节才有弹性,才能接受外界的冲击,才不容易生病。

  打盘静坐,也是一种锻炼筋的方法。

  养筋还需养筋汤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关节僵硬疼痛、屈伸不利,其病位在筋,而不在骨,治疗的重点是筋,针对骨头采取的治疗是起不到作用的。

  《辨证录》卷八讲到一个妙方——养筋汤,就是治疗这种疾病的经典药方。养筋汤中包含这几味药材:白芍、熟地、麦冬、炒枣仁、巴戟天,它的功用就是补肾养心,滋肝舒筋。对于肝肾不足,心阴亦虚,筋缩不伸,卧床呻吟,不能举步,遍身疼痛,手臂酸麻等症状,疗效显著,号称“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症尽除”。

  吃筋养筋,以形补形

  中医有“以形补形”之说,通过服用动物的筋就可以起到濡养人体之筋的作用。动物的筋有哪些呢?我们通常吃的牛蹄筋、羊蹄筋、鸡爪、猪脚等,都是含筋丰富的食物,平时多食用这类食物,对人体是很有好处的,尤其是老年患者,以筋养筋,可以预防“筋缩不伸,不能举步”。

  临床上通过养筋汤治疗外,还可以采用鹿筋来调理,鹿筋能强筋壮骨、养血通络、生精益髓,主治劳损、跌打损伤,大壮筋骨,补阳气;对久患风湿、关节痛、腰脊疼痛、筋骨疲乏或软弱无力、步履艰难、手足无力、手脚抽筋、跌打劳损、筋骨酸痛等疗效显著。

鹿筋如何食用呢?我推荐一款“凤足炖鹿筋”。

  原料:干鹿筋克,肥鸡脚克,火腿片25克,蘑菇片5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片、鸡汤各适量。

  制作方法:1、鹿筋先用冷水洗净捞起,盛入瓦钵内,加入沸水浸泡至水冷后,再换沸水。反复换沸水多次,待鹿筋涨发后才能使用(约两天)。然后把鹿筋修净,切成手指条,下锅加姜、葱、料酒、清水,将鹿筋煨透后取出,放入炖盅内。

2、鸡脚用水烫透,脱去黄皮衣,斩去爪尖,拆去大骨,下沸水焯一下,捞出洗净放炖盅内,面上放火腿片、蘑菇,加入鸡汤、料酒、姜、葱,上笼蒸至鹿筋熟烂,滗出原汁加入味精、精盐搅匀倒入盅内,再上笼蒸约半小时取出即成。

  此菜中鹿筋与鸡爪均有强筋壮骨的作用,作为药膳,它还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填精、强筋骨、壮腰膝的功效,可作为精血不足、食少羸瘦、病后体虚、产后血虚以及腰膝酸痛、伸屈不利,或风湿关节痹痛,或肾精亏虚等病患者食用。

万病从根治7——骨刺的诊断与治疗鱼刺卡喉,用威灵仙一小把,再加上半碗醋煮水喝,说这样可以化鱼刺。我按照这个方法试验过几次,效果的确很好。将煎好的药汁慢慢下咽,慢慢地软化鱼刺,一般十几分钟就搞定了。

内外兼治除骨刺

患者李某,女性,75岁,足跟疼痛月余。她说后脚跟一着地就疼,严重影响走路。医院做X光片检查,发现是跟骨长了骨刺,医生建议她手术切除。患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我,希望通过中药治疗来解决骨刺的问题。思考片刻后,我给病人开了方子:威灵仙克、红花30克、陈醋克。

  用法:将威灵仙、红花加水煮半小时,取药汁0毫升,加入陈醋克,然后用此药水泡脚15分钟,泡完后药汁不要倒掉,8小时后再泡一次。每天泡两次,连泡7天。药汁每两天更换一次。

  患者使用5天后,就可以下地走路,疼痛明显缓解,但负重物时仍有痛感,泡完7天后,症状基本全部消失了。

  随后我建议病人每天再用淫羊藿30克煎水后送服六味地黄丸,连用10天,以巩固疗效。

  骨刺由骨质所化生。在人体,肾是主骨的,也就是说人体的所有骨头都是归肾来管理的。而肾的另一个功能是主封藏,如果肾虚,则封藏能力不够,骨髓外溢,形成“髓溢证”,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骨质增生。

  那么如何来抑制这种情况的加重呢?很简单,补肾!补肾之后,增强了肾的封藏能力,髓溢就不会继续加重,就能解决问题了,运用淫羊藿加六味地黄丸就是这个目的!

  补肾还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前面谈到了肾虚,肾的封藏力不足,出现髓溢证,导致骨刺。或许有的人会问,肾虚之后,除了骨刺之外,还有没有可能出现其他的病变?“肾主骨”,人体所有骨骼方面的疾病,都与肾有关!长期从事特定的工作也会伤肾,比如经常站立的教师,《黄帝内经》说“久立伤骨”。经常开车的司机,经常熬夜打麻将的人,都容易伤肾。伤肾之后,人体的肾精不足,就会出现腰膝酸软的症状,此时,如果再负重物,或长时间坐立姿势不当,就会出现椎间盘突出!

  临床上,我采用中药内服加药物外敷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无数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实治疗的思路很简单,就是从肾入手。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如果再伴有左右尺部沉细微弱,舌根发白的症状,就必须以补肾壮腰为主,配合使用活血止痛、散寒除湿、舒经活络的药物。

  我经常使用的药物如下:

  黄芪(通过补肺气来补肾,取“虚则补其母”之意);

  杏仁(入肺,性苦降,使肺之精微下输于肾);

  附子、菟丝子、鹿衔草(补肾火、养肾精);

  熟地、锁阳、淮山药(补肾阴);

  黑豆、莱菔子(利湿化痰,消除神经根水肿);

  杜仲、淮牛膝(使药,引药入腰);

  三棱、莪术、鸡血藤(活血通络止痛)。

  用这个方子,通常五服见效,十服就好得差不多了。

  临床上,疼痛较重的患者,可配上马钱子,腿麻较重的患者,则需配伍猪鞭,这样才能很快取效。

补肾的食疗方法

  我再介绍一种补肾的食疗方法:杜仲枸杞腰花汤。

原料:杜仲30克,枸杞20克,猪腰1对,冬笋肉50克,花生油50毫升,鲜汤0毫升,料酒、精盐、酱油、胡椒粉、葱白各适量。

  做法:杜仲洗净,用纱布袋扎好。猪腰去掉外膜,剖开两片,去臊腺,在里面切十字花刀,再分切成小方块,用清水浸泡,洗净,洒上料酒稍腌。冬笋去外壳,取笋肉切成小薄片,加盐炒熟。

  沙锅置武火上,放入鲜汤、冬笋、枸杞、杜仲纱布袋,煮沸30分钟,去杜仲。将清水和盐在另锅内煮沸,下腰花汆热,再放入料酒。将汆热的腰花捞入沙锅汤内,文火慢炖至香熟时加入胡椒粉、味精、酱油、葱白调味即成。

  此汤补肾强腰,对于肾虚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肾虚伤骨的人忌饮食过咸

  许多疾病通过饮食的调理,往往都能起效。五味之中,咸味入肾。咸味的药物或食物最容易作用于肾。咸味适度可以养肾,过咸则伤肾。对于已经出现肾虚症状,出现骨刺、骨质增生的病人,在饮食上一定不要吃太多太咸的食物,否则,只会加重病情,于身体不利。

万病从根治8——进补的学问

  补钙不如补漏洞

  其实缺钙的病人也是如此,人体内的所有钙就像这一池塘水,当我们天天吃钙片,但还是缺钙时,我们就应该想想,是不是人体这个“装钙的池塘”也在漏水?如果是真的,那我们吃再多的钙也经不住漏啊!

  人体的钙流失应该找谁负责

“肾主骨,肾主封藏!”肾亏了,封藏不够了,病人骨中的钙才会流失掉,补肾就是增强封藏能力,就是堵漏洞,只有这样“装钙的池塘”才能不缺钙!

  患者张某,女,80岁,双小腿抽筋3年余。患者3年来,间断发作双小腿肌肉痉挛,严重时每天四五次,伴行走无力、夜尿频多。在医院做骨密度测定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给予补钙治疗,症状可控制,但只要停药1周,上述症状就会复发。

随后我开了个处方:淫羊藿、小伸筋草,每日1剂,连服7天。

  七剂药总共才花了十来块钱,但病人服完这七剂药后,腿半年没抽过筋,夜尿频多也得到了改善(当然是在半年没吃钙片的前提下)。半年后,患者腿抽筋的毛病又复发了,我让她照着上面的方子再抓了七服药,吃下后至今没有复发。

  治疗骨质疏松的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组方为淫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就会非常清楚,为什么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要用这些补肾的药物了。

  也许有人会问,缺钙了,为什么腿会抽筋?

  在《黄帝内经》的病机十九条中有一条:“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也就是说腿抽筋,腿部肌肉痉挛,都是湿邪引起的,湿邪停留于小腿部,才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而这湿邪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那是肾虚之后,水液的代谢出现了障碍,水湿停留所致啊!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补肾治疗腿抽筋的真正意义。前面开的处方中淫羊藿是温补肾阳的,肾阳足了,水湿自然就消散了;小伸筋草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作用,筋骨得到了舒展,筋中的湿邪被排除,腿抽筋能不好吗?

  黑豆补肾,堵身体的漏洞

  现在很多家庭都买有豆浆机,喝豆浆很方便。有些牌子的豆浆机还能打干豆,干黄豆不用泡,加水直接就能打成豆浆,非常方便。对于腿抽筋的病人,我时常推荐他们用黑豆加核桃仁打豆浆喝,补肾除湿,效果不错,操作方法很简单。

  黑豆一两,核桃仁4枚。放入豆浆机中,直接加工成豆浆即可。打出来的豆浆,可以供两三个人喝。每天早上喝一杯,连续喝那么一段时间,体内湿邪就会减轻很多,腰酸腿软、腿抽筋的毛病自然就好了。

  有人会问,前面讲早晨腰痛时,谈到过,是湿邪趋下所致,既然黑豆加核桃仁打豆浆喝可以除湿,那前面谈到的腰痛,也可以使用吗?当然可以使用,理是相通的,自然就有效!

为什么长期吃补品,身体还是越来越瘦

  为什么长期吃补品,身体却不长肉,反而越来越消瘦?

  为什么长期吃补血的药物,身体还是缺血?

  为什么长期吃补肾的药物,还是腰酸腿软?

  那么人体营养的吸收归谁负责呢?

 胃的功能是“腐熟水谷”,小肠的功能是“受盛化物”,脾的功能是“主运化”!我们将消化器官胃、小肠、脾的功能搞清楚了,吸收的漏洞就可以解决了!“腐熟水谷”说的是,食物要通过胃来消化。胃将人体吃进的食物,通过腐熟功能,加工成食糜,然后将食糜输送给小肠,胃的任务就完成了。“受盛化物”说的是,小肠功能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受盛,一个是化物。“受盛”是受纳盛装的意思,也就是小肠受纳、盛装由胃输送过来的食糜,这里的小肠功能就相当于一个容器,一个装食糜的容器。“化物”是化生物质精微的意思,说的是小肠具有吸收的功能,能将食糜中的营养物质慢慢吸收,产生物质精微。“脾主运化”说的是,脾脏对食物精微运输、转化的过程。《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了解了上述三个脏器的功能,我们就可以明了,胃是消化食物的脏器,小肠是装食糜和吸收食糜中食物精微的脏器,脾是输送食物精微的脏器。人长不胖是因为营养吸收不好,吸收不好是小肠的问题,不是胃也不是脾的问题。

小肠为什么会吸收不好呢?

  有一类病人只要稍稍吃凉性食物,就会拉肚子。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肠道有寒,吃凉性食物后寒邪加重,小肠痉挛,蠕动加快,急急忙忙地将寒邪排出,排出寒邪的同时,食物精微也排泄了。试想想,这样的人食物营养成分能够被充分吸收吗?

  此类病人,只需要将肠道的寒邪散尽,小肠的功能就会恢复,肠道吸收好了,体质自然也就好了!散肠道寒邪用什么药好呢?用附子理中丸就行!

  有些小孩经常吃垃圾食品,这些食品以甜辣味为主,长期食用后导致小肠内热毒较重,大便干结,皮肤发热(体温并不升高),这样的人,也容易消瘦。因为食物精微在小肠内没有被吸收,却转化为了能量,所以这样的小孩,虽然精神很好,但身体干瘦,手心脚心发热。如果调理好了肠道,将肠道的“积”消掉,自然身体就胖了。这样的小孩,就需要按照疳积来治疗。

  为什么长期补血,身体却还是贫血

  平时尽量少饮浓茶,食物中的铁才能被吸收,身体才能慢慢恢复,长期贫血的问题也才能得到解决。   还有一类病人,长期用眼过度,“久视伤血”。他们一边在吃补血的药物,一边却在暗耗阴血,这样的补血怎么能起到作用呢。

为什么补肾之后,还是腰酸腿疼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问题:为什么经常吃补肾的六味地黄丸,还是腰酸腿软?难道是哪里存在漏洞?

  提到肾虚,大多数人总认为是房劳过度,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肾阴、肾阳,比如我们熬夜时,首先伤的是肾阳,而肾阳由肾精所化,肾阳消耗过度,必然导致肾精不足,肾阴亏虚。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白天人体的阳气发于体表,动而生阳,但阳气的化生是以阴气为基础的。晚上入静休息,阳气进入体内,促进人体阴气的生成。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阴阳二气都会受到损伤。

  熬夜会伤肾,还有很多地方也会伤肾,比如长期站立。《黄帝内经》把五种过度劳累引发的疾病统称为“五劳”,它们分别是“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万病从根治9——金不生水导致的肾虚

  金不生水导致的肾虚

  我们吃的食物,通过口腔嚼碎,胃消化,小肠吸收,再通过脾上输到肺,肺将食物精微中清的部分向上、向外宣发,滋养皮肤和毛发,浊的部分向下敛降,最终滋养五脏六腑。因此,肾的营养物质来源,离不开肺的敛降。如果肺的敛降功能失常,那么肾的营养来源就会不足,就不能呈现出“金生水”(这里的金指肺脏,水指肾脏)。这好比灌溉田地,渠道出了问题,自然无法起到灌溉的作用。

  很多人平时喜欢吃花椒、辣椒等辛辣的食物,这些辛味入肺,增加了肺的宣发力度,食物精微中浊性的部分,不能下敛入五脏,反而上宣于头面,就会出现头面流油、脂溢性脱发、咽喉肿痛等症状,这些都是能量异常积蓄在上焦不能下达的表现。相对而言,下焦就显得亏虚了,女性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量少,经期腰酸背痛,冬天双腿发凉等。

很多人,尤其是男性朋友,喜欢酗酒,而酒味属辛,入肺经,饮酒之后,增加了肺的宣发力度,同样食物精微中浊性的部分也不能下敛入五脏,形成肺不生肾的状况,以致出现肾亏腰痛,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这样的病人相当多,找中医就诊,常常被告知是肾虚,虽然服用补肾的药物,症状可以缓解,但过不了几天,病情依旧,其实这里面不是补肾的问题,而是肺不生肾的问题,调节好肺的敛降功能,才是治疗肾虚的根本办法,就好比灌溉,渠道出了问题,水是没办法流到田地的,修复渠道才是关键。

  患者张某,女,30岁。月经量少已经三年,这三年来,月经量是逐年减少,目前每次经期只有两天,每次月经量只用两片卫生巾即可,经血颜色发黑,质地呈细碎斑片状,伴经期腰膝酸软,咽喉肿痛。平素头发出油很厉害,脱发也严重,间断性服用补肾药物治疗,没能明显好转,所以来我这寻求诊治。

  照例我先切脉,发现她是右寸浮滑,右尺沉细,左关郁塞,这是典型的“金不生水”,治疗起来,当然是补肾敛肺,疏肝解郁。

  我开了如下处方:菟丝子、补骨脂、五味子、覆盆子、黄芪、柴胡、当归、鸡血藤、苦杏仁、生枇杷叶、生甘草,水煎内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

  患者服用五剂后,腰酸好转,放屁连连,头发出油减轻。继续服用五剂后,停药3天来月经,月经量增加很多,经期也没有出现腰膝酸软的不适。我让她月经干净后,再服十剂,巩固疗效,平时也要戒掉辛辣之物,清淡饮食。半年后再见,她的月经已经恢复正常。

 上述组方中,菟丝子、补骨脂、覆盆子都是补养肾精的良药;五味子、苦杏仁、枇杷叶能收敛肺气;黄芪、当归补养气血;柴胡疏肝解郁,这样搭配,既补养了虚损的肾精,又通过敛肺增加了肾精的来源,促进金生水,肾精充足,自然气血旺盛,月经也就正常了。

  这种治病思路,中医称为“虚则补其母”,通俗地说,就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解决来源的问题,才是治疗虚损性疾病的关键。否则单纯补肾,只能缓解当时状况,过一阵子,肾虚依旧。解决了来源问题,肾虚的状况才能彻底好转。

  有一味中药叫白果,俗名又叫银杏、银杏仁、白果仁、灵眼、佛指柑、佛指甲、公孙树果仁。因其树叶形似鸭脚,所以又被称为鸭脚子、鸭脚果仁、鸭掌树果仁。它味甘、苦、涩,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病症。

  我更看中的是它“促金生水”的功效。白果入肺、肾经,具有收敛肺气的作用,肺气下降后,能促进金生水,肾水得到补养,肾才不会亏。所以不要小看白果这味药物,它是促进金生水的佳品。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农村老人认为它是一种补药,因为服用之后,肾不虚了,腰不酸了,身体也强壮了。

  我推荐一款食疗粥,叫三仁粥,配方及做法如下:

  选上好白果仁5克、甜杏仁10克、胡桃仁10克、粳米50克。先将三仁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再将粳米放入,煮至米熟,即可食用。喜欢甜味的,还可以加少量冰糖。

白果性味甘苦,敛肺气,定喘咳,还可止遗尿;甜杏仁润肺止咳;胡桃仁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粳米养胃调中。这款粥中的白果仁、杏仁均具有敛肺的作用,核桃仁有补肾的作用,三者搭配,对于肾精不足,腰膝酸软,虚火上炎的病人,非常适宜。

  白果仁因具有小毒,所以不可生食,即使是熟食也不能过多,每次10~15粒为宜。如果不小心服用过多,出现腹痛腹泻的中毒症状,要及时就医。

  《尚书·洪范》记述了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对五行及其特性做了高度的概括,为了系统说明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人体脏腑的五行属性。

  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肝藏魂,为谋虑所出,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液为泪。

  心属火,主血脉,心藏神,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液为汗。

  脾属土,主运化,布津液,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藏意,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声为歌,在志为思。

  肺属金,主气,司呼吸,主皮毛,主治节,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声为哭,在志为悲。

  肾属水,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司二阴,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声为呻。

万病从根治10——水不生木导致的肝虚

水不生木导致的肝虚

  金不生水会导致肾虚,水不生木则会导致肝虚!

  临床上我经常碰到肝火较重的病人,患者心情不好,脾气急躁,遇事稍稍不顺,则怒火中烧,这都是肝虚的缘故。很多人会问,肝火都如此亢盛了,怎么还肝虚?

  这里的肝虚,不是肝阳虚,而是肝阴虚,中医认为“肝脏体阴而用阳”,也就是说肝脏以阴血为基础,以肝火为表现形式。肝脏阴血不足,不能抑制肝阳,所以才肝火亢盛。

  在肝阴虚的背后,其实还是肾水不足,水不足,不能滋养肝脏,所以肝脏就容易化火了。人体内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肝脏阴血亏虚,自然也会出现肝阳上亢,阳气过剩。

  因此,治疗肝阳上亢、肝火重的病人,治疗重点不是清肝火,而是补肾水,肾水足了,肝火想亢也亢不起来,这就是中医里面常说的“滋水涵木法”。

  在人体,肾水不足,肝阳上亢,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这样的病人很多,到医院找西医看病,眼科常规检查大多没啥问题,治疗上也只能局部用一些眼药水,疗效一般。其实只要补补肾水,清清肝火,自然就好了。看看明目地黄丸的配方: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前面六味药,是六味地黄丸的配方,后面枸杞子补肾养肝,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菊花、蒺藜清肝,石决明镇肝。整个方子就是以补肾水为主,佐以养肝、柔肝、清肝、镇肝之品,这样肝阴得到补养,肝阳上亢得到抑制,肝火得到清泻,自然能起到明目的效果。读懂了这个处方,你就会发现,眼病治肾,原来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要加班熬夜,长时间用眼会造成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这时如果用上一小把枸杞子,加上五六朵杭菊花,泡一杯枸杞菊花茶,慢慢品用,就可以缓解眼睛的不适。这里面枸杞子性温,平补肝肾,菊花清肝养肝,两者结合,清中有补,补中有泻,而且药性寒热搭配,不寒也不燥,非常适宜用眼过度的人群。体格偏胖的患者,还可以加少许山楂和冰糖,既能消脂减肥,又能改善口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1817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