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用途 >> 鹿森每日一书解密日本天皇的日常生活
—
本书深入解读日本天皇制存续两千多年的政治文化机制,同时全方位解密日本天皇的日常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普及性读物。作者文笔流畅,学识渊博,见识超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详述天皇和天皇制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拨开迷雾,辟清谣言,理清史实,让读者自己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洞彻两千多年来日本政治历史文化脉络。日本思想家竹内好曾说过,天皇制存在于日本的一草一木之中。广岛大学教授小林文男也曾指出研究天皇和天皇制的重要性。可以说,不了解天皇制,就不可能全面地理解我们的近邻日本。—
日本的天皇制,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君主制度,从日本神话时代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天皇制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谜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对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本书梳理了与天皇和天皇制相关的70个问题,共分10章,向读者详解有关天皇和天皇制的各种谜题。前4章主要阐述与天皇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概说天皇的历史与天皇制的发展脉络;后6章则从天皇的宗教与仪式、思想、艺能与学问、日常生活、形象、家族等各个方面,解答人们对日本天皇日常生活的疑问。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学术研究成果,详解天皇的历史和日常生活,为大众读者提供重新思考天皇与天皇制的机会。想深入了解日本历史文化,或是纯粹对日本天皇制感到好奇的读者,都能够从本书中获得新的线索和收获。—胡炜权:日本中世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年获日本文部科学省公费奖学金留学日本,年获日本广岛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硕士学位,年获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博士学位。胡炜权博士专攻日本中世史,在日本的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在多个研究会上发表研究报告。他是日本战国史研究会、东北史学会、地方史研究协会、日本历史学会等学会的会员,已出版的专著有《明智光秀与本能寺之变》和《日本战国·织丰时代史》。—蒋丰:如今,我们常常讲要“知日”,也就是了解日本。在我个人看来,“知日”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把“知”和“日”这两个字上下叠加,就是一个“智”字。因此,“知日”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对方,也是增加自身智慧的有效途径。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知”,是为了中日两国永久的和平。所以,我要推荐《菊花王朝:两千年日本天皇史》这本书,因为它在促进“知日”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蒋奇武:天皇制作为世界政治史上独一无二的政治制度绵延至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具有无可替代的政治功能与文化功能。不了解天皇制,就不可能全面地理解我们的近邻日本。萨苏:当美国女学者本尼迪克特试图解析日本这个民族的时候,她想到了武士的刀,还有便是作为皇室家徽的菊花。今天,胡炜权的这部书,也从菊花入手,带我们走近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了解陌生而神秘的天皇制。//在线阅读:“万世一系”的成立过程目前来说,6世纪以前天皇的历史有待更多考古挖掘的成果,才能进行验证。现时更重要的是梳理“万世一系”意识的产生过程。“万世一系”的意识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按照可信的史料,如《续日本纪》等记载,第42代文武天皇于年发布的即位宣命上,便提到了现御神、高天原(皇祖,天照大神所在之地)、天津日嗣等词语,这些都是在宣命之后成书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出现的用语概念。换言之,天皇作为天照大神的子孙,受命治国,此说在7世纪的奈良时代已经确立。然而,文武天皇的宣命文只反映“当时朝廷和天皇意识到强调自己的根源”,但将这个根源升华和绝对化,则要等到文武天皇的子孙——桓武天皇的时代。在本书第八章第1问,我们将会提到桓武天皇不只迁都到平安京,他与儿子嵯峨天皇还积极引入中国的文教思想和典章制度,强调自己的统治合情合理,是天命所归。他们希望普及“万世一系”的观念,其中一个重要工具便是中国的“德政”“天命”思想和“祭祀帝皇祖宗”的概念。自桓武天皇开始,朝廷便积极修史,并在各种文学作品里弘扬天皇统治起源于远古神话时代,再利用祭祀部分先皇的行动,将这种思想渗透到贵族之间。自此,“万世一系”思想的雏形就形成了。不过,还必须处理一件事——排除中国天命思想中的“易姓革命”观。所谓的“易姓革命”,是指“只要受命于天,任何人都可以取代不德失政的君主,自立为帝”。显然,弘扬“万世一系”思想的天皇,不可能接受这个观念。于是,中世以来的天皇和贵族只好进一步神化、美化过往的历史,将所有天皇视为同一家族的一分子,将继体天皇也视为旁系皇族,以树立一个对抗“易姓革命”的新思想,就是当出现不德失政的天皇时,只可找旁系出身、德才兼具的皇族来取代。因为历史上无先例可循,以他姓取代自然也就没有合法性了。每日·鹿森△鹿森书店(万象里店)营业时间:10: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