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兰花、竹子、菊花,
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分别以其傲、幽、坚、淡的品格,
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
同时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的常见题材。
郑板桥《梅兰竹菊》
《梅》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
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元王冕《南枝春早图》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明陈录《万玉图》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明陈录《梅花图》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明王谦《卓冠群芳图》
《兰》
空谷幽放,孤芳自赏,
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五代黄居寀《花卉写生图册》
《兰》
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元赵雍《著色兰竹图》
《和三乡诗》
刘谷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五代李坡《风竹图》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宋吴炳《竹雀图》
《咏金竹》
蒋堂
百镒先寒一径深,潜疑造化铸成林。
贪夫或有凭栏者,不见修篁但见金。
元赵孟頫《窠木竹石图》
《菊》
凌霜飘逸,特立独行,
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明徐渭《秋花图》
《秋菊》
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斗竟谁同?
文章来源:现代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