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用途 >> 梅兰竹菊ldquo花中四君子rdq
梅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称,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各有特色: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饮酒/陶渊明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题画兰/郑燮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古风/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卜算子·兰/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高山幽兰/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
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
更取高山一片遮。
点绛唇(兰花)/姚述尧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绝句/王庭筠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咏新竹/际智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潇湘神·斑竹枝/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新竹/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菊花/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饮酒/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咏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来源:诗词散文世界(shicishijie)
编辑:孟灵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