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文言文篇爱莲说试讲稿

发布时间:2021/7/11 12:55:35   点击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组的考生,今天我试讲的篇目是《爱莲说》,下面开始我的试讲。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上课之前,先来看一下PPT上的这几幅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哦,我听见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莲花,没错。那么,关于莲花,你们能想到哪些诗句呢?我听见有的同学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嗯,还有的同学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有同学想到的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看来,关于荷花的诗句,你们掌握的还真不少呢!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与荷花有关。就让我们跟上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爱莲说》。接下来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决生字词,阅读时,注意读准字音声调,把握节奏。好,现在开始吧!我听见同学们的声音都渐渐地小了下来,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下呢?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读。你的声音非常洪亮,字词也读得十分准确,但是节奏把握的不是很好。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我看同桌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请你来吧。真不错,这位同学节奏把握的非常准确,都请坐。看着同学们都表现得这么积极,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为大家范读了:“予(阳平)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老师已经示范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课本,一起齐读课文,注意把握好节奏。相信经过刚才的阅读,大家一定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你的眼神里充满了自信,请你来说,哦,你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作者对莲花的描写。真棒,你找的又快又准,不愧是我们班的阅读小能手,快请坐。我们已经找到了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的呢?请同学们按照之前划分好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一会儿请小组代表发言。开始吧!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我看同学们都讨论的热火朝天,有哪个小组想来分享下?一组的代表已经迫不及待了,你先来说。你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是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写,好,还有哪个小组来说?三组代表,请你来说。你认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一句是通过体态香气对莲花进行的描写,回答的真不错,还有哪个小组再来补充?六组的代表,你来说。你找的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句是作者对莲花气质风度的描写。大家都找的非常准确,表现十分出色,老师忍不住想要为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刚刚,老师已经把你们的智慧成果写在了黑板上,从我们找出来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是作者从外部形态方面对莲花进行的描写,那么内在呢?莲花的内在气质,作者又是如何写的呢?我听见大家都自信满满地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没错,就是这句。莲,是花中的君子。课文中,作者正是通过对莲花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配上PPT上的音乐,再次齐读课文。这一次,大家的感情非常到位,老师也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那么,既然文章是写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为什么又要描写菊花和牡丹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请你来说,你认为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作者用菊花正面衬托莲花,而用牡丹作为反衬,借花喻人,写出了隐士、富贵者和君子三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你预习得真不错,看来课下花了不少功夫吧。作者以“莲”自喻,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呢?你来说,你说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不愿意像菊花代表的隐士一样消极逃避,更不愿意像牡丹花一样和别人同流合污,非常好,请坐。作者以莲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品行高洁,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他表现出的对高洁志向的追求,是我们现在仍然需要学习的,我们也应该像作者一样,做一个莲花般的正直君子。作者借助莲花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志向,这种写作手法被称为“托物言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嗯,你说学习了衬托、托物言志等艺术手法。还有谁再来补充?哦,你说学习了莲花高洁、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今天的内容到这儿就要接近尾声了,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背诵课文,并搜集其他有关莲花的文章进行阅读。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2169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