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怀。高雅的气质,一定是来自于文学艺术的。这样说来,一节音乐课,一节美术课,实在是太重要了。
可是,这样的艺术课,一周又太少。怎样充分地利用这一周仅有的两节课,给孩子们以引导,太考验老师的功力了。
5月12日,艺术科彭莱影老师在录播室为南村镇全镇的音乐老师上了一节研讨课。
这节课的课题是《“中国风”歌曲——〈菊花台〉》。
杨立志
?点击收听?
优美的旋律,忧伤的情愫,低回的音调,婉曲的韵味,就这样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
“你轻声地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这“惆怅”得唱得轻婉。“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这“秋心”该唱得凄伤。
低音部婉转,高音部悠长,情在词里,曲间叹息。
陈元昊好胆量,自称男低音,也果真不同凡响。“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陈元昊低音唱响,不让周杰伦,对接了一片掌声。
听课的老师也频频点头,眼底生欣赏。
不歇,再邀三人同唱,如同小虎队一样,面对同学们,带着大家一起登了菊花台,瞭望着属于方文山的故乡。
女生不输。也是三人组,女声委婉。“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掌声响起,情怀激赏:重要的是将情感唱出来了。
此时,彭莱影老师适时地推出了方文山。
方文山的词,周杰伦的曲,珠联璧合。
我们是有文化的人,所以我们不能只陶醉于这优美的词与曲中。我们还得领略这音乐中的意境,这意境中的文化,这文化中的蕴藏。
歌词
菊花台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白李商隐,李煜李清照,这唐诗宋词的愁,不露痕迹地延绵到了菊花台。
这是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不加标点,情感相连。
这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古诗对接,才是真正的中国风。
二声部再唱起来,五声音阶再唱起来,初三(8)班的孩子们,在方文山周杰伦的引导下,跟着他们的彭莱影老师,今日一登了菊花台。
登临菊花台,看“满城尽带黄金甲”。
低弹《菊花台》,纵情一唱“中国风”。
余音绕梁。
彭老
师说
登临“菊花台”,一吹“中国风”
——《“中国风”歌曲〈菊花台〉》教学反思
?彭莱影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大都会高度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将音乐美术等学科边缘化。但我校一直以来却坚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七至九年级每周上一节音乐课,不停不改。
到了九年级,我更深知自己的责任,所以我重视这一节音乐课,会精心设计,务必使这一节课养分满满,让学生在紧张的备考中能得到艺术的熏陶,也能借此舒缓他们的心情。
歌曲《菊花台》是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九年级下册第2单元《宝岛飞来的歌》,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为以歌唱教学为主,渗透旋律创编为辅。之所以以歌唱教学为主,除了配合番禺区开展中小学歌唱课型有效教学的研讨外,也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发声及歌唱的技能。九年级学生,特别是男生,大部分已经完成了变声,或是处在变声后期阶段,此时他们对自己浑厚的声音充满了好奇,而又有点不自信,为此,教师应传授正确的发声位置及歌唱方法,所以这节歌唱课《“中国风”歌曲——菊花台》从肌体放松及发声练习开始,通过跟唱、钢琴伴唱、二声部和音演唱,声情并茂演唱四个环节进行歌唱教学,四个环节各有侧重:跟唱环节侧重示范、模仿;钢琴伴唱环节侧重练习,熟悉词曲;二声部演唱侧重合唱能力的培养;声情并茂演唱侧重理解、整合。
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歌词——古诗猜猜看”的环节,让学生找出与方文山所写歌词相呼应的古诗词,一来让他们对《菊花台》的歌词有更深入的理解,二来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中之重,为此我设计了“鱼咬尾”形式的旋律编创,把它作为最后的拓展环节,这样既让学生对五声音阶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方向,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兴趣。
课后,同学们还在哼唱着《菊花台》,这很让人欣慰。
编后语
怎么能让我们的学生只知数理化,不爱音体美?番附坚持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我们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即使到了中考最紧张的备考阶段,我们一样不放弃音乐课。岁月如歌,生命如歌,生活中有歌声,就有快乐。
彭莱影老师的这节课,只是我们展示的一面窗子。推开窗子,你还可以看到番附艺术天地里更多的风景。
比如艺术节,比如艺术特长认定与评价,比如美术特长生辅导,比如各种艺术兴趣班……
实在是看都看不过来。
文/杨立志彭莱影
摄影/王梓才
编排:新媒体工作室
↓阅读推荐↓
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是“生命教育”特色学校
我想到番附上学
升学季
选择番附的N个理由
视频来啦,《追梦番附》高清宣传片
番附食堂对农药残留说“NO”,有图有真相
征
集
原
创
稿
欢迎原创投稿及推荐优秀文稿
投稿信箱:gzhsfz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