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做不同的诊治。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补肾药吧!
一、六味地黄丸
主要成分为: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如果出现畏寒肢冷,五更泄泻,精神萎靡、舌苔白厚腻等用六味地黄丸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大家推荐或使用六味地黄丸之前一定要辨明阴阳,而不能简单的听信“治肾虚,就用六味地黄丸”的广告词。
二、知柏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知母、黄柏这两味清热泻火药,就变成了既可以滋阴,同时又可以清热的知柏地黄丸。
这里的清热主要是清虚热,可以用于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等症状,更年期的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多属此类。
三、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枸杞子、菊花
枸杞与菊花都有明目的功效,经常结伴出现在各种明目的配方当中,而杞菊地黄丸除了可以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之外,对于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状都有显著的疗效。
四、麦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
其中麦冬主要有养阴生津、润肺的功效,而五味子则有滋肾、生津、敛肺的功效,所以麦味地黄丸除滋补肾阴之外还有了养肺阴的功效,适合于肺肾阴虚的患者。此类患者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同时伴有咽干的症状。五、桂附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肉桂、制附子
肉桂、制附子两味大热的中药,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温补肾阳的中成药。
如果有腰膝酸软,肢冷尿频等症状的人群可以服用桂附地黄丸来达到温补的效果,同时桂附地黄丸还符合中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理念。
六、右归丸
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新的研究: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该药还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的性功能减退、精子缺乏症、骨质疏松症、慢性支气管炎、坐骨神经痛、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老年型赤白带过多症以及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乳腺囊肿、白细胞减少症、红斑性狼疮、慢性腹泻、胃溃疡合并大出血、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多、腰肌劳损、哮喘持续发作、产后不明原因发热、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胃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七、左归丸
大熟地、山药(炒)、枸杞、山茱萸肉、川牛膝、菟丝子、鹿胶、龟胶。
功效:滋补肾阴
主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痠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之证。
往期回顾: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