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聆听花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发布时间:2020/10/4 18:25:12   点击数:
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你的生活因花的陪伴而更美

瀛花物语

??

我在这里等您!

-.12.16-

浅草老师在抖音(抖音ID:myingli)里有一个花道作品极富有诗情画意之感,该花道作品如同古代庭院的一扇窗,花儿在窗上灵动地舞动着,让人心动不已,该作品便是小原流中的琳派调,那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该作品。

在该作品中,浅草老师所选的主花为菊花和乒乓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菊花的花语。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描写一篇关于菊花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名叫马子才的人,他生性好菊,便不辞千里来到南京寻求异种,路上结交了一位对菊花很懂的陶姓少年。后来,马子才娶了陶姓少年的姐姐为妻。

有一天,陶姓少年喝多了酒,醉卧在地,变成了一棵大菊花,第二天才恢复人形。不久,陶姓少年再次酩酊大醉,又变成了菊花,可这一次再也没有变回来。姐姐痛哭了一场,把它的根茎掐回来栽培,待到秋天开出了粉红色的花朵,还带有浓浓的酒香。后来人们将这种菊花冠以“醉菊”的美称。

关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有许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谷中水甜美,山上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一般都活到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说是“令人长寿”。我国专异笔记中,也有记载很多服菊成仙的记述。据记载,东汉汝南恒景跟从费道士学道。费对他说:“九月九号,汝南有大灾,令家人登山饮菊花酒可消些祸。”恒景听后,全家登山去了。回来时,鸡犬都暴死。从此,重阳节登高饮菊酒便成了民间避祸消灾的传统习俗。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写道: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姿,茂盛地生长,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是人可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晋代名医陶弘景也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人们爱菊,不但观赏,也早就认识到菊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宋朝苏轼,才气横溢,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诗词,工书画,落笔千言,不假思索,恃才傲物,一生屡受打击。王安石作宰相,东坡属于门下。因为得罪王安石,由翰林学士贬为湖州刺史。三年任满,回京朝见。苏东坡去拜见王安石,恰巧王安石外出未归。

于是,苏东坡坐在书房,见砚石下压着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见诗大笑后便遐想道:黄花是指菊花,开于深秋,其性坚强,敢与秋霜相抗,最能耐久,即使老而枯干,终究不会落瓣。

王安石的诗“吹落黄花满地金”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时诗兴大发,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因为等了很久,王安石还不回来,苏东坡就回到寓所。晚上,王安石回来了,看见续诗,听家人说苏东坡写的。王安石顿时大怒,于是又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面对这样的结局,苏东坡只得忍气吞声地去赴任。

苏东坡任团练副使,挺清闲的,与朋友陈季常,整天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秋天到了,黄菊盛开。一天,陈季常来访,苏东坡便约陈季常一起去花园赏菊,见黄花纷纷落地,真似铺金一样,大惊失色。

陈季常问明原因,笑道:“不同地方的花是不一样的,黄州的菊花是经秋风而落瓣的,”

顿时,苏东坡这才明白王安石为了自己续诗笑他,特意把他贬到黄州叫他看看“吹落黄花满地金”。

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重阳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晋朝陶渊明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南北朝的陶弘景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唐朝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之后他们将菊花与日本若干野菊进行杂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统。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黄色的菊花:淡淡的爱白色的菊花:在中国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在日本,则是贞洁、诚实的象征。暗红色的菊花:娇媚菊花象征久长: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且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义,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将这一天采的菊泡陈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寿”之意。

-END-

图文

网络

音乐

谭晶-菊花醉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zp/1873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