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琢艺国画写意菊

发布时间:2021/6/15 15:28:21   点击数:
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爱。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型多变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梅兰竹菊为何为古代文人所钟爱?

花草中的四君子所反映出的正是古人正人君子的思想与气概——那就是胸怀天下、不负苍生不负民、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气节与理想。而恰恰梅兰竹菊就代表了这种君子气节,也就是文人雅士心中的理想象征。气节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气节是古代文人思想的灵魂。气节就是正气,气节也是人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品质。

古代民风淳朴、人心归善、道德与生活融为一体。而在道德盛行的社会最能体现一个人境界的就是气节,刚正不阿、淡泊名利、铮铮铁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都是古代儒家思想的根本和为文人墨客、士大夫们所推崇的崇高人格。文人如果没有了气节,古人认为就等于没有了脊梁骨。古人那种气节是现在人很难想象的了。

然而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儒家思想的没落,文人雅士、士大夫也逐渐没落了,气节也逐渐的淡出了儒家思想体系、甚至被偷梁换柱,儒家思想也就沦为了统治者利用的工具。

菊花构成

1.菊花构成——花、叶、枝;

2.花叶不同之处——大小、浓淡、花蕊向心,干劲有力。

名家作品

中国美术史上出现过三座艺术高峰:八大仙人、吴昌硕、齐白石。这是三位艺术巨匠,均是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并一代写意花鸟画新风。

八大仙人

吴昌硕

齐白石

作画步骤

教学过程

课后点评

◎课程通过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同时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老文化韵味的体会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情感。◎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正是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离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菊花常被人称为“花中君子”,它能在百花凋零、万物枯黄的日子,接受风霜严寒的考验,它的高洁、不妩不媚、傲骨凌霜令人钦佩,望以为此,小朋友们对其品质的学习。。

成果展示

END

▼琢艺艺术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zp/2130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