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分布 >> 菊花的鉴别方法及功效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的干燥头状花序。菊,由鞠字演化而来。鞠,有穷尽之义。农历九月,百花已经花期穷尽,纷纷凋谢,惟有此花独放,故名菊花。
菊花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云:“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其华正相似,唯以甘苦别之尔。南阳郦县最多。今近道处处有,取种之便得。又有白菊,茎叶都相似,唯花白。”《日华子本草》曰:“菊有两种:花大气香茎紫者为甘菊;花小气烈,茎青小者名野菊,味苦。”《本草衍义》云:“菊花,近世有二十余种,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者是也。《月令》所谓lsquo;菊有黄花者rsquo;也。又邓州白菊,单叶者亦入药。”《本草纲目》曰:“菊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其茎有株蔓紫赤青绿之殊,其叶有大小厚薄尖秃之异,其花有千叶单叶、有心无心、有子无子、黄白红紫、间色深浅、大小之别,其味有甘苦辛之辨,又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大抵惟以单叶味甘者入药,菊谱所载甘菊、邓州黄、邓州白者是矣。甘菊始生于山野,今则人皆栽植之。其花细碎,品不甚高。蕊如蜂窠,中有细子,亦可捺种。”根据以上本草所述甘菊、白菊考证,与药用菊花相符。
鉴定多年生草本,高60~cm。茎直立,有分枝,被柔毛。叶互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裂片顶端圆或钝,下面被白色短柔毛。
药用菊花的头状花序直径2.5~5cm,顶生或腋生;总苞半球形,总苞片数层,外层草质,被柔毛,边缘膜质;舌状花通常白色或黄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基部有膜质鳞片。瘦果无冠毛。花期9~11月。
药用菊花的头状花序直径2.5~5cm,顶生或腋生;总苞半球形,总苞片数层,外层草质,被柔毛,边缘膜质;舌状花通常白色或黄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基部有膜质鳞片。瘦果无冠毛。花期9~11月。
1.毫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花位于外围,类白边,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2.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3.贡菊:①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刺,刺长3.4~7μm,每裂片4~5刺。②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有微细致密的角质纹理。③苞片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有稍粗的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④花柱及柱头碎片的边缘细胞呈绒毛状突起。⑤T形毛少见,大多碎断,顶端细胞长大,基部2~5细胞。⑥腺毛少见。头部鞋底形,4、6或8个细胞,两两相对排列,长径32~μm,短径22~27μm,外被角质层。此外,有药隔顶端附属物及基部细胞、花粉囊内壁细胞、分泌道、纤维、子房表皮细胞等。
为药用栽培植物。产于浙江的称杭菊,产于安徽毫县、歙县、滁县的分别称毫菊、徽菊(贡菊)、滁菊,产于河南的称怀菊。此外,还有四川、河北、山东等省亦产药用菊花。
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1.毫菊花
一等:干货。呈圆盘或扁扇形。花朵大,瓣密,肥厚,不露心,花瓣长宽,白色,近基部微带红色。体轻,质柔软。气清香,味甘、微苦。无散朵、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花朵中个,色微黄。气芳香。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花朵小,色黄或暗。间有散朵。叶棒不超过5%。
2.滁菊花
一等:干货。呈绒球状或圆形(多为头花),朵大,粉白色,花心较大,黄色。质柔。气芳香,味甘、微苦。不散瓣,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绒球状圆形(二水花)。朵均匀。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绒球状,朵小,色次(即尾花)。间有散瓣、并条。
3.贡菊花
一等:干货。花头较黏,圆形,花瓣密,白色。花蒂绿色。花心小,淡黄色,均匀不散朵。体轻,质柔软。气芳香,味甘、微苦。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朵欠均匀。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花头小,朵不均匀。间有散瓣。
4.药菊(怀菊、川菊、资菊)
一等:干货。呈圆盘或扁扇形。朵大,瓣长,肥厚。花黄白色,间有浅红色东棕红色。质松而柔。气芳香,味微苦。无散朵、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朵较瘦小,色泽较暗。间有散朵。
5.杭白菊
一等:干货。蒸花呈压缩状。朵大,肥厚,玉白花。花心较大,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无霜打花、浦汤花、生花、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花朵厚,较小。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花朵小,间有不严重的霜打花和浦汤花。
6.汤菊花
一等:干货。蒸花呈压缩状。朵大,肥厚,色黄亮,气清香,味甘、微苦。无严重的霜打花和浦汤花、生花、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花朵小,较瘦薄,黄色。间有霜打花和浦汤花。无黑花。
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降火用滁菊
滁菊又名“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紧密的一种。它花蕊金黄,花瓣晶莹玉白,素有“金心五瓣”之美誉。滁菊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如果出现嗓子发干、头发昏等“热伤风”症状时,喝一些滁菊就能缓解。
明目用贡菊
贡菊也称“黄山贡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贡菊花朵雪白,蒂呈绿色。冲泡的时间长了,连茶汤也会变成绿色。贡菊的寒性缓和一些,清肝明目、养肝养眼的作用更突出。贡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是电脑族的护眼良方。
清咽用杭菊
杭菊花朵较大,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杭白菊味道更甘美一些。与贡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显,泡开后花瓣也容易脱落。杭菊清热利咽的效果最强,咽喉肿痛时,喝点杭菊最好。
消炎用野菊花
与以上几种家菊相比,野菊花的花朵更小更黄,花形也不是很好看,苦寒更重一些。野菊花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最强,对缓解生疮、牙痛、口臭都有效,现在研究发现,野菊花抗癌的作用也很强。不过,一般情况下不要喝野菊花,以免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胃部不适、肠鸣、大便溏稀等不良反应。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无论用哪种菊花泡茶,都不应连续饮用,一般3-5天即可。体质偏寒的人喝菊花茶的时候要放点枸杞,而脾胃虚寒的人最好少喝。
赞赏
长按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重庆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fb/1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