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分布 >> 内乡菊潭学校校歌背景资料之一
内乡菊潭教育集团简介
内乡菊潭教育集团下设内乡菊潭学校和内乡菊潭高级中学。
创办于年的内乡菊潭学校,位于内乡县龙源路号,总投资2.3亿元,总占地亩,总建筑面积16余万平方米,是内乡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全寄宿民办学校。现有班级个,在校学生名,教职工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齐全,教育教学设施先进,文化氛围浓厚,校园生活区、运动区、休闲区、学习区四区分明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被誉为“建在花园中的学校”。
学校认真践行“真爱、责任、团队、进取”核心价值观,扎实构建“真爱”主题文化,依托生动灵趣的“QGP学本课堂”,落实魏书生“自育自学”教育思想,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身体素质、学习方式、社交礼仪、个性特长等综合素质得以显著发展。真正履行国家赋予学校的社会职能,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长期许、社区活动提供真诚且优质的教育服务,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品牌。
内乡菊潭学校先后荣膺“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南阳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南阳市文明学校”、“内乡县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内乡县高考质量特殊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自年菊潭学校参加中招考试以来,历年始终名列南阳市所有初中学校第一方阵,年内乡中招状元李露、年内乡中招状元李怡锦均为菊潭学子,菊潭学校为内乡教育乃至南阳教育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贡献。
为推动我县区城性教育高地、“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名县建设,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精准解决我县高中阶段学位短缺的现状,内乡菊潭教育集团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内乡菊潭高级中学。年4月26日,占地亩的内乡菊潭高中在内乡县德康路9号奠基,经过天紧张有序的开工建设,一期工程的西教学楼、综合楼、餐厅、教师公寓及学生宿舍楼等9栋建筑,于年8月15日投入使用。年,学校高标准学术报告厅建成投用,二期运动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
目前,菊潭高中现有高一26个班,高二18个班级,在校学生名,教职员工名。
内乡菊潭教育集团将在县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以“让学习者绽放生命色彩”为育人理念,以“培养真善美新领军人才”为育人目标,切实发挥教体局领导所期待的内乡基础教育“鲇鱼效应”,让学校始终成为改变教育的力量!
规范办学绿色管理全面育人
——内乡菊潭学校观摩汇报
菊潭学校始建于年,目前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占地亩,总投资4亿3千万元,在校学生名,教师名,后勤员工名。其中中小学占地亩,目前有个教学班,名学生,专任教师人,后勤员工人,其中党员42人。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一所充满文化味道、教育味道、自然味道、儿童味道的学校,年被《河南教育时报》评选为“河南最美校园”。
一、党建引领,担当初心使命
1.建设教育阵地,提高政治认同。菊潭学校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为培养师生对党和国家高度的政治认同,建设了平米党建知识文化墙教育阵地。主要从党的光辉历史,党的发展历程和党的精神三方面对师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全校形成“党在我心中”的浓厚文化氛围。
2.确立党建工作基本理念:“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骨干”。要求党员每月为学生办一件实事,每半期为同事、家长、学校办一件实事,让党员把学习变成行动。除此之外,还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七比七看”活动,比谁读书多,比谁贡献大,比谁成绩好,比谁优质课例多等等,在党员教师引领下,逐渐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教学氛围。
3.成立党史研究小组,开发党史课程学习体系。学校党支部编写《礼赞建党百年,传承信仰之光》党史学习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包含:党的故事、党的歌曲、党的知识、党的精神、党的活动。为上好这门课程,学校党支部成立党史学习研究小组,精心备课,以革命人物、革命事件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校还陆续开展了“唱支红歌给党听”,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
二、绿色管理,使学生打上菊潭烙印
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校编写了《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制定了学生养成教育评价标准,内容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共55条,内容涉及孩子衣、食、住、行、学、玩、安全等所有细节。同时出台《绿色管理,为菊潭教育赋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归纳整理出每天要做的事,形成标准,制定督导措施,确定负责人,成立校园习惯养成督查岗,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班级开展“学标准我行动”习惯养成竞赛活动,每周进行星级评价。
目前,学生学习习惯已逐步养成,课前能做到主动预习,课中规范发言,积极思考、大胆展示、勇于质疑;生活习惯方面,就餐文明有序,分组定位,不争抢饭菜,不挑食,不浪费食物;住宿排队入舍,每天夜里按时洗脚,早晨起床后独立整理内务;定期洗澡、洗头,换洗衣服;懂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追逐打闹,见老师和长辈会打招呼,已初步打上菊潭文明烙印。
三、课堂改革,致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菊潭学校的课堂改革,经历了“QGP学本课堂”入模,融合了“学导练三环六步课堂模式”,形成了“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展示对话、问题训练、总结提升五步课堂教学模式”。(1)教学环节时间要求:按照情境导入3分钟、自主学习5—8分钟、展示对话10—15分钟、问题训练10分钟、总结提升5分钟五步完成。(2)课堂规定动作:自主、展讲、质疑、合作、展评、总结、当堂完成练习作业。(3)教学行为规范:A.备课充分,课堂学习目标设置合理,板书清晰美观。B.注重学法指导,能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梳理,能给学生留足思考、练习和交流的时间。C.课堂检测与练习的设计紧扣教材和学情,体现层次性、实效性。D.能联系生活联系文本拓展探究,设计的问题自然而有梯度有思考价值。(4)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坐姿、写姿、讨论及展讲语言规范。课堂参与面广,参与度高。有自学、有展示、评价、质疑、讨论、有总结。
学校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跟踪每一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利用网络大数据平台形成学生个性化错题集,针对性补弱。学校根据各学科基础,依照质量提升三分之一定律,目标到人,到知识点,到具体提升分值,脚踏实地提高成绩。
四、五育并举,营造星光灿烂校园
为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菊潭学校开设以下校本课程:(1)养成教育课程。依据《习惯养成教育手册》,周一晨会年级布置,周一晚班会课评价落实养成内容。(2)实践课程:小制作、小发明、家庭孝道作业、劳动教育。(3)社团课程。中小校部开设综合人文类、艺术类、体育健身类、器乐类、科普类五大类个社团课程,如无人机、机器人、少儿编程、舞龙、舞狮、书法课、舞蹈、太极拳、轮滑、围棋等等,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走班选课,保证每个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发展。每周五下午三、四节开课,学生可自主走班选课。(4)彩虹桥作文课程:以单元内容为主题开展序列作文教学课程体系。(5)整本书阅读课程:每周两节阅读课年级统一教案、课件,每月一本书、一检测。
除社团课程外,每周二、周三、周四、周六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一年级开设非洲鼓,二、三年级口风琴,四年级形体礼仪、花样跳绳,五年级葫芦丝、六年级花样跳绳,七八年级尤克里里,让学生在菊潭中小学时期至少学玩四种乐器。
为使学生特长有展示平台,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大型舞台展示,目前除五、六、九年级外,其他年级已全部展示完毕,每次大型展示都会邀请家长参加,并同步网络直播,每场直播观看量均达6万以上,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和好评。
因课程丰富,开展扎实,本学期在各项比赛中,学生载誉满满。分别荣获“内乡县第五届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内乡县‘童心向党’红歌大合唱比赛优秀组织奖”;学生张浩然《绘画机器人》、刘钦予《5G诊所》分别荣获“南阳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王文涵《海水过滤机》、李科君《微观垃圾分类处理》分别荣获“南阳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教师李林茂《我身边的小发明实践活动》荣获“南阳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星秀中国青少年春节晚会,选用了我校十个节目,于大年三十在《河南公共频道》播映。
芳华菊潭
这是有亿万年历史的世界人与自然保护区宝天曼,原始而神秘;
这是有年历史的内乡菊花,傲霜而芳香;
这是有年历史的内乡县衙,古朴而厚重;
这是仅仅有10周岁的菊潭学校,美丽而充满朝气。
10年,弹指一挥间,菊潭学校已经由丫丫学语蹒跚学步,成长为阳光少年,和宝天曼、内乡县衙、菊花一样,成为内乡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是“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重要力量。
10年披荆斩棘筚路蓝缕,10年弘毅自强春风化雨,芳华菊潭正欣欣以向荣,涓涓而汇流,名满菊乡播撒希望。
菊潭学校西邻湍河、东靠产业集聚区。起初,只是为了解决产业集聚区和日益增多的农民工子弟上学难题,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决定建设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内乡是菊花的发源地,古称菊潭县,故取名菊潭学校。
每一个学部都是花园
名字很诗情画意,当初,这里还是一片村荒之地,虽靠近城区但位于农村,除了农民工,这所学校没有引起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fb/2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