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分布 >>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金石滩初小校区英语中
近日,我校英语中心研讨课在各课程集备组的指导和组织下正式开展。今天登场的教师是来自初三年级L8-9级课程组的王楠老师。
王楠老师本节课的课型为阅读课,讲述的是来自原版教材Prism上的一篇题为LosingtheBattleforSurvival的文章。在课前演讲结束后,王楠老师以口述英文释义,让学生回答对应单词的方式快速复习了课文中的相关词汇。接着,王老师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自己录制的松鼠视频,以此导入今天课文的主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正式进入文章阅读环节后,王老师采用了“分段式阅读”的方式并针对各个段落设置了相关理解性问题。学生通读全段后对问题进行小组研讨和回答,以此检测是否掌握了该段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师在问题设置上极具针对性,不仅覆盖了所读段落的核心内容,并且对问题的类型也做了规范的梳理。例如,在第一段的阅读中,学生需要回答三个“WHQuestion”,王老师在获取答案的同时,也要求学生们提炼出该类问题的考察要点,即detail(细节),随后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该类问题的回答方式及技巧,而学生通过该过程获取了元技能,具备了举一反三的基础。王老师用相同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了第二段的阅读任务。但在第三至第五段的学习中,王老师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改变了提问方式。该部分介绍了两种松鼠的相似和不同,因此教师设问方式变为了笔记填充和总结概括,以此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并进行概括归纳。在文章的末段,作者提到了不同人对是否需要保护红松鼠的见解,因此,王老师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迷你辩论赛。学生们根据文章提及的不同观点,经过讨论后通过辩论的形式进行陈述和分享,既检测了学生对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予以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思想碰撞”。
王楠老师的本节阅读课充分体现了对L8-9级学生的训练目标,即问题设置要凸显策略和技能的应用;学生基于对课文内容理解后的输出要体现高阶思维。教师对本节课的问题设计以学术技能为导向,在课堂执行过程中,深度强化了基于技能(skill-based)的课堂问题的回答技巧和方式。而在最后的辩论环节,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已知的背景常识对文章内容进行批判式理解后,进而形成新的观点,充分训练了学生synthesizing(整合)的技能。
大连枫叶国际学校
金石滩初小校区
“十一”期间
欢迎家长、学生
来校听课、体验、咨询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