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功效 >> 中国传统药用菊情况介绍
1、亳菊
热门资讯,点击了解产品详情
主产于淮北平原北纬33.5~33.8度,东经.7度的安徽亳州、涡阳等地,海拔10~50米,年平均温度14度、年降水量毫米;无霜期天,属暖温带气候,秋冬气候干燥。
亳菊植株半直立,株高80厘米左右。叶色淡绿。头状花序小,一般在4厘米左右,舌状花10—12层,内外瓣不等长,初开时花色微黄,后渐渐变白,管状花少,花序内有鳞片,气味清香,在药菊中品质最佳。
2、怀菊
产于河南武陟等平原地区。河南的药用菊花可能是栽培历史最久的。据研究表明,药用菊花的始祖,有可能是早期的邓州黄、邓州白,经过多年的选育形成了现在的品种。年,研究人员到怀菊产地河南武陟县调查,了解到怀菊有小怀菊和大怀菊两个品种,其中小怀菊花序小,色白,管状花少,被认为质量好,其形态与亳菊相同,年与毫菊同地栽培观察也得到了证实;大怀菊植株平均高度为厘米;叶色绿;花序大,舌状花5层;中心管状花多,直径为小怀菊的两倍,不同于其它品种,是1个独立的品种。怀菊的主产地为河南武陟县嘉应观、北郭、圪挡店(东经.3度,北纬35度),海拔10~50米;年平均温度13.5度、年降水量毫米;无霜期天。
3、济菊
主产山东嘉祥县海拔30~80米的丘陵地带。年平均温度13度;年降水量毫米;无霜为Z10天。据当地医药公司介绍,嘉祥的菊花是清朝时期引自毫州。据研究人员到产地调查、收集样品,并引种菊苗栽培观察结果认为与“亳菊”形态特征相问。
4、滁菊
原产于安徽滁县,年以后,主产区南移至滁县的南邻全椒县马场、三合、复兴等地,地处江淮丘陵地带,海拔~米;东经度,北纬32度,属亚热带北缘;产地比亳菊偏南,其气温略高,年平均温度15度;雨量稍多,年降水量毫米,无霜期天。
特征为植株散伏,头状花序大、舌状花稀疏,开花少,产量低,20世纪60年代选育出的‘新濮菊:代替,20世纪60年代滁菊主产地已在全椒县,所以也有称新滁菊为“全菊”。新滁菊植株直立,头状花序略小,舌状花稠密,花朵多,亩产可达70~80公斤。
5、祁菊
产于河北安国,有资料介绍与亳菊是同一品种。
亳菊、小怀菊、济菊三者的头状花序直径均为4.2厘米左右,管状花盘直径也都在0.7~0.8厘米,花序内均有鳞片,株高、株型、叶色、叶型均相似,3者应是同一品种,只是栽培地区不同而已。滁菊、大怀菊均各具特征,区别明显,应是不同的品种。从地理分布看,分布淮河以南的品种花序内无鳞片,而分布淮河以北的品种均有鳞片,这是与分布有关的特征区别。
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怀菊以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