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品种 >> 食疗本草白话评析果蔬篇甘菊
甘菊(菊花)
原文
平,其叶,正月采,可作羹。
茎,五月五日采;花,九月九日采。
并主头风目眩、泪出,去烦热,利五脏。
野生苦菊不堪用。
白话译文
甘菊性平,农历正月采取的叶片可用作羹汤服食,五月五日端午节采茎干部分,九月九日重阳节采花用部分。
甘菊的叶、茎、花都可用来治疗头风、眼睛昏花、流泪疾病,还可消除烦热,补益五脏。野生的苦菊不可当作甘菊使用。
评析
一、释名及特点
菊花又名寿客、金英、黄华、陶菊、秋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等,为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花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如果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舞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现在主要分为白菊、黄菊、野菊三种。
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多年,菊花在中国十大名花中位居第三,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莒蒲)之一。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花卉,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之后传入欧洲、北美,现在菊花遍及全球。
二、主要作用
1.一般作用中医学认为,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黄、白两种菊花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黄、白菊同主外,主表,功用亦稍有不同,白菊花味偏于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
《神农本草经》载,白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黄菊花味偏苦,清热功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和菊花虽同为菊,但功用明显不同。野菊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平肝,主要功用在内,而菊花功用在外。野菊的茎、叶功用与花相似,无论内服与外敷,都有功效。
野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
2.祛头风头风为中医病名。因风引起,病位在头,痛势一般比较剧烈,或兼见目胀目赤疼痛,甚至失明,或恶心呕吐、眩晕耳鸣,或头部麻木、颈项强痛等症状。症见头痛缠绵不愈,常反复发作。《三国志·华佗传》载:“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虽当时疗效较好,却经常复发,华佗亦认为:“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菊花则是头风的对症良药,因菊花为菊之英,质轻浮越,位高迎风,多受风邪侵袭,按其生物习性故有抗风、制风、疏散风邪的特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其高者,引而越之。”菊花可使浮越于头面部高位的风邪、热邪,通过发散而排出体外,各种头风疾病均可用以治疗。
菊花单味有效,复方更佳,治疗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蜕、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黄、枸杞子等同用。菊花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
3.可饮可食“正月采,可作羹”,古籍原文中首次提及菊花可供食用。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植物的精华在于花果。菊花中含有龙脑(borneol)、樟脑(camphor)、菊油环酮(chrysanthenone)等挥发油,还含木犀草素一7葡萄糖苷(luteolin-7-glucoside)、大波斯菊苷
(cosmos11n)即芹菜素-7-0葡萄糖苷(apigenin-7-O-glucoside)、腺嘌呤、胆碱、小檗碱、黄酮类、菊色素等。菊花花瓣中含有多达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因而具有一般蔬果无法比拟的作用。
在我国南方地区,不少地方都有食用菊花的风俗。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是入肴的佳品。菊花的食用方法也很多,可采集鲜嫩的菊花生食,或阴干、晒干后制作食品食用;焖、蒸、煮、炒、烧、拌制作皆可,还玎切成细丝入馅食用,菊花酥饼和菊花饺都是美味食品。菊花入食多用黄、白菊花,尤以白菊花口味最佳,杭白菊、黄山贡白菊、福山白菊等都是食中上品。
清香宜人的甘菊很适合泡茶饮用,苏杭一带产的白菊更是上选。饮用时只需将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即可,冬天热饮、夏天冰饮都是很好的饮料。现代技术已能提取菊花中的有效成分,制成菊花晶、菊花可乐等饮品,饮用起来更为方便。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茶饮品,一般人也可经常饮用。
三、现代研究进展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菊花水煎醇沉制剂对离体动物心脏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象.省加冠状动脉流量的作用。菊花含有多种心脏活性成分,对心脏有协同作用。在对菊花酚性成分研究中发现,杭白菊酚性成分可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状动脉流量,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菊花各种制剂均能扩张冠状动脉,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状态,虽有使重心收缩力加强与耗氧量增加的作用,但拟仍以扩张冠状动脉占优势。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菊花水煎剂或水浸剂,体外实验对多种致病菌及流感病毒和钩端螺旋体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小鼠体内抑菌实验表明,新鲜全草(地上部分)加水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抑菌作用较强,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甚弱,对肺炎双球菌无效。
近期研究发现,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菊花还具有抗艾滋病的作用,能抑制逆转录酶和HIV复制的活性。
3.抗肿瘤作用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蒲公英噻唑烷型三萜烯醇类对由动物小鼠皮肤肿瘤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6个三萜烯二醇及三醇对常见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肾癌、卵巢癌、脑癌、白血病等60种人类肿瘤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发现对白血病细胞具有极其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4.抗衰老作用菊花能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降低,明显延长昆虫的寿命,还可提高动物心脑耐缺氧作用,延长其生存时间,增强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研究还发现,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菊花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并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
5.抗炎作用有研究者就发现菊花提取物能影响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国外学者经研究发现,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烯二醇、三醇及其相应的棕榈酸酯和肉豆蔻酸酯对小鼠耳水肿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6.其他作用研究表明,动物大鼠口服菊花水煎剂3周后,抑制其肝微粒体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力,并能激活肝微粒体胆固醇羟化酶。菊花与牛膝、熟地黄、山药合用可延长家蚕龄期,影响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脂质的含量。用菊花散剂给兔灌胃,有缩短凝血时间的效果,焙成炭药的散剂作用较生药有所增强。菊花制剂还能抑制皮内注射组胺所致的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四、主要禁忌
1.脾胃虚寒者不宜多用菊花昧甘苦,性微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饮用菊花茶,若长期饮用,会明显加重虚寒病情。
2.阳虚体寒者不宜常饮菊花茶菊花性寒,阳虚体寒的人如果长期饮用菊花茶,易损伤正气,加重病情,少量饮用也易产生肠胃不适之感,故阳虚体寒者不宜长期饮用菊花茶。
(未完待续)
吴门人家地点:苏州姑苏区园林路88号(西潘儒巷口拙政园停车场旁)
公交、、、55、、、、、、、游1、游2、游5苏州博
物馆站下,东走经西潘儒巷即到。订餐-
好行1-7号线拙政园站下即到。
赞赏
长按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pz/1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