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菊花除可以观赏之外还可食用入药,菊花性微寒,味苦,有解热作用,能清肝火、肺火、清肝明目、散风清热等,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防秋燥,适于因秋燥犯肺引起的发热、咽干唇燥、咳嗽等症状。1
基本信息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植物形态:株高20~cm,通常30~90cm。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和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有实心;有挺直的,有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菊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有柔毛。叶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有短柄,叶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覆盖。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总苞片多层,外层外面被柔毛。管状花是黄色。生长习性: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主要营养:挥发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食疗功效:养肝护肝、安神镇定、排毒解毒、清热适宜人群:一般人群皆可食用灵芝。1.特别经常上火的人群。2.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服菊花。2中药属性性味归经:微寒;辛、苦;归肺、肝经。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功效分类:清热药;解表药;清热解毒药。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禁忌: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用法用量:煎汤,10-15g,鲜品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应用:1.菊花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该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2.菊花入药的主要有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常用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野菊的茎、叶,功用与花相似,无论内服与外敷,都有功效。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辅为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中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真诚。注意事项:1.菊花里面的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及维生素C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减少,而这些物质正是菊花中的有效成分,所以越早食用完毕越好。2.颜色发暗的菊花不要选,这种菊花是陈年菊花,很可能长霉。3.菊花不可浸泡时间过长,以免破坏营养成分。3营养食疗食物相生:菊花和覆盆子一起吃:可养肝明目菊花和枸杞一起吃:可滋阴补肾、清肝明目金菊花和金银花一起吃:可预防感冒菊花和银耳一起吃:可镇静解热菊花和丝瓜一起吃:可清热解毒、祛斑祛风菊花和山楂一起吃:可消食健胃、瘦身减肥食物相克:菊花不能和莲藕一起吃:会导致腹泻营养美食:菊花瓣拌四季豆制作材料:主要食材:菊花瓣(25克)四季豆(克)辅助佐料:红辣椒(5克)味精(5克)盐(3克)生抽(10克)香油(10克)做法:1.菊花瓣洗净,入水中焯一下;四季豆去筋洗净,切丝,入开水中烫熟;红椒洗净切丝。2.将盐、味精、生抽、香油调匀,淋在四季豆上,拌匀。3.放上菊花瓣、红椒即可。食疗功效:菜具有养肝明目、益肾润肠、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提神醒脑的功效。茯苓芝麻菊花猪瘦肉汤制作材料:主要食材:瘦猪肉(克)茯苓(25克)菊花(5克)白芝麻(5克)辅助佐料:盐(适量)鸡精(适量)做法:1.猪瘦肉洗净,切块;茯苓洗净,切片;菊花、白芝麻洗净。2.将瘦肉放入煮锅中汆去血水,捞出备用。3.将瘦肉、茯苓、菊花放入炖锅中,加入清水,炖2小时,调入盐和鸡精,撒上白芝麻关火,加盖焖一下即可。食疗功效:此汤具有清热利水、滋养肝肾、消肿抗癌、益脾和胃、降低血压、补虚强身的功效。医院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lixiangguod.com/jhpz/1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