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品种 >> 此植物,常生长在岩缝中,价值珍贵,若有幸
先来猜一个谜语:“不去名园抢地盘,悬崖石缝亦心安,从头到脚浑身苦,却是清凉止痛丹。”打一植物名称,你能猜出来吗?猜不出来,那再给你透露点玄机。它多生长在岩缝中或岩石旁、又或悬崖峭壁上,开黄色小花,味苦涩,很多人都把它当作是一种杂草,其实它是一味珍贵中草药。谜底就是“石生黄堇”。
说到石生黄堇,可能大家比较陌生,要说土黄连可能就比较熟悉了,其实它有很多别称,如岩石草、岩黄连、岩连、菊花黄连、石缝连等等,不同地区都有各自的叫法,有些地方还叫它为“石生草”,因为它经常生长在石缝里。人们对黄连的第一印象就是苦,有道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这“土黄连”亦是如此。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记住,我们还是叫它学名石生黄堇吧,石生黄堇属于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很多省份都有生长,主产于华南、华东以及西南等地区。在药用上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暑热泻痢、疮毒肿痛等作用,可针对多种症状。农村人常用来治疗跌打劳伤、小儿惊风、肺病咳血等,《黔南本草》记载:全草治火眼、翳膜、痔疮出血、牙痛,胆囊炎、肝炎、外伤出血等,可见其药用价值堪比黄莲。
由于此草药作用大,近十多年来已使用全草,主要以地下部位入药,造成货源奇缺,且山顶山脚都没有,给采撷造成困难,比较稀有,一般不进入药房药店,虽然已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种植,但产量极低,仍然无药进入药房药店,只在民间医生中流通。物以稀为贵,由于货紧价扬,不法药贩大量使用假货冒充,且价格目前已升至高达多元一斤。
据悉,贵州黔南发现的野生崖黄莲和其它地方生长的岩黄连在品种枝叶、形态上比较大有不同,有专家来研究表明,用了十多年心血编撰的《黔南本草》,民间有黔南药王之称的司有奇在《拯救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中写道:“这是一棵药用价值极高的民间苗家草药,有广谱的清热解毒、抗菌杀菌、滋阴降火的作用,对高热惊厥、神昏谵语、咽喉肿痛、阴虚火旺、肺痨结核、心悸心慌等症都有显著疗效。”(下图为人工驯化种植的岩黄连)
其珍贵之处在于:翻阅现今中国所有的植物志及草本书籍,未见有所记载,从花枝、叶、种子判断,应属罂粟科植物,但从未查到模式标本及拉丁文名,且其分布极其狭隘,据多年多地寻觅,目前仅在都匀螺蛳壳峡谷悬崖处不到1平方公里的地域有生长,从未在任何地方发现,所幸的是已种植成功,目前正在研发中。
由此可见,此植物是何等珍贵,野生十分稀罕。赶紧告诉家乡人吧,若有幸遇见,千万别当杂草,请识别好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pz/2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