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品种 >> 重阳,味至浓时是家乡
黑夜是凝滞的岁月,岁月是流动的黑夜。——顾城《秋天》
在顾城眼里的秋天,是绚烂而又纯净的。它不如春的温暖,却更加清冽;不如夏的热烈,却更加明媚;不如冬的纯洁,却更加绚丽。秋,是世间亘古不变的最美诗句。
一席秋季,转眼之间重阳节也快到了。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而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却没有办法回家。在他们眼中的秋天,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思念。如何才能慰藉心中的思念?这就有了重阳节的不同习俗的由来。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还有白菊花酒。重阳佳节,汉族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糕,在古代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
插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人们将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是一种辟邪去灾,祈求福泽的象征。
无论重阳节的习俗如何不同和多样化,唯一不变的是那份一直想念着的、一直放不下的牵挂。重阳重阳,味至浓时是家乡。当你尝到故乡的食物,饮到故乡的清酒,那对故乡人思念的淡淡忧伤,是否也会渐渐平息呢?(来源:依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