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ldquo菊花开,菊花残rdquo

发布时间:2020/12/8 16:25:19   点击数:

秋怨,即秋日的悲怨情绪。“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浩瀚的古典诗词中,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孟郊《古怨别》:“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许浑《江楼夜别》:“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晏殊《少年游·霜华满树》:“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等,不胜枚举。

点击下方的绿色音频收听

↓↓↓

朗诵/滕州电视台孔璇图/网络文/综合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词《长相思·一重山》,便是一首写秋怨的词作。它出自于南唐词人李煜之手,是李煜的前期作品。这首词主要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最终却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虽然它没有李煜亡国后的作品情感复杂,但是依然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简洁而准确地概括这首词旨意的话,那么无疑就是“秋怨”二字。尽管在这首词中,全文无“秋怨”二字出现,但是我们细细品读的话,就会发现句句有秋怨在其中。这也是李煜在词作创作中的技艺高超之处。其实早在明代,李廷机的《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就在这首词调下题作“秋怨”。

首先,词的上片是写思妇的眼中之景。“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意思便是说,当她驻足遥望,企盼能够看到离人归来的身影时,却发现在自己的眼中,除了重重叠叠的山岭峰峦外,就是辽阔高远的青冥和天际处的迷离烟水了。

从写景的层次来看,“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也就说明了思妇的目光,是由近及远的。至于上片的结句“相思枫叶丹”,不仅点明了季节是在丹枫满山的秋天,也将这首词的主旨说了出来。“相思”二字,就是思妇的主要情感。

然后,词的下片便是紧承上片结句中的“相思”,着重刻画了思妇的心理活动。“菊花开,菊花残”,字面意思就是菊花开了又落了,言外之意却是说思妇的相思之情是经年累月的。紧接着的一句“塞雁高飞人未还”,即思妇在秋天看到了塞外大雁的南归,却不见离人归来的踪影。以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其内心的怨恨可想而知。

最后“一帘风月闲”,即帘外风声月色的美好景致。但很明显,思妇这个时候是无心观赏的,除了内心对离人不归的怨恨外,还包含了对离人在外的担忧。这里的意境与柳永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相同。

综观李煜的这首词,它的取胜之处便在于,句句写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于思妇的形象、神态等也没有作任何描摹,而是纯以眼中之景,抒发心中之情。景中蕴情,耐人寻味。总的来说,它是一首思人怀远的佳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吟唱诗词、陶冶情操,

每晚10点,51听《国学之美》,

与您共赴诗词盛宴。

全国首次国学考级开始报名啦!

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工作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学娃娃经典诵读活动与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同步启动。

山东启动的国学经典诵读考级工作,是全国首个唯一官方认证的国学考级类项目。国学经典诵读考级与其它艺术类考级具备同等的效力,由山东省艺教委考级办公室权威认证,是对孩子传统文化水平的专业性考核。

第二届国学娃娃经典诵读活动与国学考级紧密结合,选手上传自己的经典诵读作品,经过专家听评、在线国学答题、热力值冲榜,即可获得相应的国学经典诵读考级证书,以及由主办方联合颁发的“优秀国学娃娃”荣誉证书,经过选拔进入复赛的选手还将有机会获得进入山东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专业录制与上镜的机会。

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tz/194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