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特征 >> 树人散文又是一年菊花香
点击上方“蓝字”带你探索电力奥秘
落叶缤纷,春去秋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菊花飘香时,公园里,菊花竞相开放。绿翠、黄莺翠、日出海天、雪珠红梅、芳溪秋雨……品种繁多,造型各异,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有的像火一般热烈,有的则如云霞般轻柔……
在花丛中徜徉,我的思绪不禁飞向了远离闹市的家乡。
家乡是我心中永远的浅盘,任何一条街道,一条巷陌,一个季节都在记忆里留下了道道痕迹,而秋季那金灿灿的漫山遍野的菊花就是其中一道最深的痕迹。小时候,家乡那儿的山坡上、沟坎边,每到秋天,一丛丛、一片片的野菊花随处可见。这些花,总是自由自在地生长,从来不需要人培育打点。细长柔软的枝条倚在草丛中、荆条上,上面缀满了金灿灿的花。
我们常常把这些花枝编织成花环戴在头上,玩起“过家家”的游戏。小学时,我们的学校由村大队部改造而成,全校只有六个班级。我的班主任是一位身材姣好的青年女子。她窗前的玻璃瓶中,每天都会插上一束新鲜的野花。
有一次,我们几个女生挑选一些细长的竹枝,去掉叶片编成圆环,然后采来红色的野玫瑰、金色的野菊花,一朵一朵插在竹环上。我们把花环戴在老师头上,还在她的脖颈上挂了几串。老师开心地笑着,拉起我们的手翩翩起舞。我们跟着老师蹦呀跳呀,末了,老师把那些花环戴到我们头上,自己只留下一条用菊花编织的大花环。老师头上戴着花环,教我们诵读:“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那时,我们也不懂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很好听,便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高声念。
回到家里,回想和老师一起舞蹈的兴奋劲,我不禁又念起来:“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饱读诗书的爷爷在门口听到了,笑着问道:“丫头,今天老师教你们学辛弃疾的《醉花阴》这首词啦?”
我当然不知道辛弃疾是什么人,更不知道“醉花阴”是怎么一回事,那时候,我虽然读小学三年级,充满好奇,凡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便缠着爷爷给我讲解。爷爷乐呵呵给我讲了很多,看我似懂非懂的表情,爷爷摸着我的头说:好好读书,将来你会知道有许多大诗人赞颂过菊花。后来,爷爷教我背诵郑板桥的“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的“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爷爷还专门让我背诵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说,这首诗托物言志,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爷爷说,等我长大了,要像菊花一样,不仅有“野火烧不尽”的生命力,而且不论是在贫瘠的山坡上、沟渠旁,还是在人来人往的小路边,都要绽放出灿烂的笑脸。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近不惑,爷爷也早已不在了,我的家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片开满野菊花的山坡而今已是楼房林立,我小学校也变成了一座豪华酒店,国庆节期间回家乡探亲经过,听着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厨房炒菜的锅铲摩擦声,看着家乡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祥和的笑容,以及大街小巷的飘来桂花香气,我心间体悟着家乡人们的幸福,也更珍惜我心中的最美好的记忆,爷爷的话深深的烙在我的心底,我钟爱那片野菊花,我钟爱它顽强的生命力,更钟爱它那种自由自在、宁静淡泊的本性。
来源丨国网连云港市赣榆区供电公司
作者丨尚青枚
编辑丨徐红
号外!
号外!!
号外!!!
华东能源头条“树人”文学专刊征稿正式开始
该专栏刊发小说、诗歌、散文(包括随笔)等作品,欢迎有各种才能的电力企业写手们踊跃投稿。栏目组一年一度对各个文学体裁进行评奖,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小说主要以中短篇为主,不超过字,优秀的长篇小说可连载,视具体情况而定。
诗歌以现代诗、新诗为主,不刊发古体诗。
散文要求贴近生活,感情细腻,启迪人心,思想独特,字以内。
要求:文笔流畅,表达优美,有可读性,可以引发思考、思想独特。
注意事项
1、来稿必须原创;
2、来稿需配图,需注意排版;
3、段落需简洁,无错别字,标点使用得当;
4、附件内文章需注明姓名、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
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zdcm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