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中药材菊花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菊花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菊花
:
Chrysanthemum
:
JúHuā
:
节华、日精、女节、女华、女茎、更生、周盈、傅延年、阴成、甘菊、真菊、金精、金蕊、镘头菊、簪头菊、甜菊
:
花类
:
味甘;苦;性微寒。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甘,无毒。③《天宝单方图》:白菊:味辛,平,无毒。④《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
归肺、肝经。
:
菊花的花蕾花瓣可入药
: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
:
多年生草本,高6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瘦果不发育。花期9-11。
: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
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①《本草经集注》: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之使。②《本草汇言》: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
:
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主外感风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⑥《珍珠囊》:养目血。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赞赏
长按专治白癜风医院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1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