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家佳康大药房中药学堂菊花

发布时间:2017/10/2 15:15:53   点击数:
菊花

药用价值

菊花的药用价值早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并有很高的评价,《神农本草经》载:“鞠华味苦、平,主治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为草部中的上品。

在《本草衍义补遗》、《埠雅》等古书上均有菊花可入药,久服可明目,令人轻身延年,能治头晕,安肠胃,除胸中烦热等记载,汉以后收载菊花的医书更是数不胜数。

我国民间历来有洗菊花浴、睡菊花枕的习惯。菊汤淋浴能去痒爽身,嫩艳肌肤,睡菊枕有防热疖、解疮毒之功效。

药用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其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

菊花饮片要求花序完整、干燥均匀、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残梗碎叶、无碎瓣、无霉变及其他杂质,其中以烘烤法干得快、着色好、损耗少、质量高为佳。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菊花可解热、镇静、抗多种病菌及流感病毒。药用菊花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使其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诱变、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作用。

菊花因其颜色不同有白菊花和黄菊花之分,宋?苏颂《图经本草》明确指出了白菊和黄菊的不同:“菊有两种,白菊叶为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筒篙,花、蕊都黄。”

后世多依此将菊花分为白菊花和黄菊花两类。白菊花和黄菊花有它们自己的功用特点。

《药品化义》载:“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如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白菊花、黄菊花都有疏散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作用。

但白菊花辛甘为主,苦味较淡,主入肝经,能益阴,清热力弱,长于养肝明目临床多用于肝经虚阳上亢所造成的眩晕、头昏、头痛,肝热目赤肿痛,肝虚失养的目昏不能久视、羞明怕光、和风热感冒热势较轻者;

黄菊花味苦重,泄热作用较强,主入肺经,长于疏散风热临床多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和肝经热盛所致目睛暴赤暴肿、头痛、烦躁、眩晕等症,有时也用于疮疡肿毒。

《本草纲目》:“菊花茶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补水所以制水,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邃。”

花茶冲泡,一般以三次为宜,就茶香及花茶滋味而言,一泡则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二泡则茶虽浓郁,但味鲜爽不如前;三泡则茶香气和滋味己淡乏,苦,再经冲泡则无滋味。

菊花三泡时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和黄芩苷溶出量最大,是菊花疏风散热的物质基础。

春季以肝气为令,春天最怕肝气抑郁,肝阳上亢,轻者使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重则可致精神失常、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并大大降低人体免疫能力,疾病丛生。

白菊长于平肝养肝,对头痛眩晕、血压升高、神经性头痛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春季泡一杯白菊花茶最好不过。

《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将菊花装于布袋中作枕,可清头明目,防治头昏头痛。

食用价值

《日华子》曰:“菊花,治四肢游风,利血脉,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并可食。”

关于菊花的食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知菊花可食。屈原《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

李时珍大赞菊花时更是说:“其苗可蔬,叶可吸,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阁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

各地菜系都有菊花的使用,“菊花酒锅”为秋冬应市的东北风味名菜,质地脆嫩,汤味鲜醇,补而不腻;广东名菜“菊花龙虎凤”,烹调时撒入菊花,别有风味;

苏杭一带美食“菊花火锅”,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清香爽神,风味别致;徽菜中的“菊花鸡丝”,选用白菊花与鸡丝同炒,素雅大方,有菊花清香,鸡丝鲜嫩,甜咸味浓;湘菜中的“菊花竹荪汤”,清脆肤美,滋味鲜香,饶有风味。

菊花品种

文献记载菊花的主产地有今之河南、安徽、陕西、甘肃等地,多药用;江西、浙江等地产的多作茶用;但亳州产菊花只可药用。

早期的药用菊花都为野生品种,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的选择,现在栽培变种完全取代了野生菊花成为药菊。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中记载:“菊花,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然菊之种类颇多,有紫茎而气香,叶厚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小,味甚甘,此为真。”

明代李时珍曰:“菊花自有苦甘二种,食用需用甘菊,入药则诸菊皆可,但不得用野菊,名苦薏者尔.”又“甘菊始生于山野,今则人皆栽之.”

可以看出药用菊花在宋代以前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时药菊已开始有栽培,到明代时药菊己广为栽培.宋代以后相继出现了不少菊谱、菊志、菊艺等名篇专著,随着药用菊花栽培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以及野生的减少,栽培菊花逐渐代替野生菊花。

清《病后调理服食法》中记载:“蜀人多种菊,以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园圃悉能植之。”

吴仪洛《本草从新》中记载:“家园所种,杭产者良。”

清代时达到药菊栽培的最鼎盛时期,此时是形成道地药菊品种的重要阶段。

《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滁菊、亳菊、杭菊和贡菊四种。

滁菊名列我国四大药菊之首,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之一。

滁菊花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厘米,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花心比较大,黄色,管状花大多隐藏,苞片淡褐色或灰绿色,品种最佳。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

滁菊的采收加工为剪下花头后,用硫黄熏蒸,再晒至半干,筛成球形,再晒干。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

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州一带,毫州产菊花只可药用,其花瓣长,花序的大部分为白色舌状花,仅花蕊为少数短小的黄色管状花,该种品质最好。

花呈扁扇形,直径1.5~3厘米,花白色或类白色、瓣较长、花大饱满、花心较小或没有,管状花多数位于中央,常为舌状花所隐藏,总苞片淡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品质亦佳。

亳菊的采收加工为先将花枝摘下,阴干后再剪取花头。亳菊花朵较松,容易散瓣。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

杭菊产于浙江,集散于杭州。杭菊属“浙八味”之一。白菊花中,有怀菊、滁菊、贡菊、杭白菊等品种,黄菊花则主要是杭黄菊。杭菊为药茶两用的菊花,杭黄菊习惯于药用,而杭白菊供茶用。

花呈不规则压扁结块状,朵大,直径2.5~4厘米,常数个相连成片,质柔润,白色或带浅黄色,花心较大深黄色,舌状花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杭菊的采收加工为摘取花头后,上笼蒸3~5分钟后再取出晒干。

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特别适合泡茶饮用,与枸杞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杭黄菊则善于疏风清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疼痛等。

贡菊原名为“徽州贡菊”,也称“徽菊”,根据《欽县志》记载,其种植始于宋代。因于清代光绪年间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是黄山道地名贵中药材之一。贡菊由徽商从浙江德清引入,由“德菊”(现己失种)演变而来。

贡菊形状似滁菊,直径1.5~2厘米,舌状花白色或带浅黄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花心较小浅黄色,管状花少,多外露,总苞片草绿色,品质较好。

贡菊的采收加工为直接由新鲜花头烘干。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能。

版《中国药典》菊花来源添入怀菊。怀菊与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并称为“四大怀药”。

《本草图经》中记载:“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南阳菊潭得名于菊花山上的菊花倒映水潭之象,在历史上曾久负盛名。

到明清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南阳菊谭衰败,而其他各地的菊花则逐渐兴盛,怀菊的地位逐渐被取代。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放眼千年,兴衰有命,菊花的道地产区一直变迁着,但菊花在中药上的使用还会持续下去,其开发也必将造福人类。

配伍

菊花配袧杞子:菊花辛甘微寒,功能清肝明目、益阴平肝;袧杞子甘平,功能滋补肝肾明目。

二药合用,补肝肾明目力强,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用之效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饮。

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烂敷。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使用注意

本品寒凉,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故事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坏了。

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

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严重,不久竟双目失明了。阿牛想,母亲的眼睛是为我而盲,无论如何也要医好她的眼睛。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

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

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村上人纷纷前来观看这株不寻常的野菊花。这一消息也传到了张财主那里。张财主将阿牛叫去,命他立即将那株白菊移栽到张家花园里。阿牛当然不肯。

张财主便派了几个手下人赶到阿牛家强抢那株白菊花,因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他们才扬长而去。阿牛见这株为母亲治好眼疾的白菊横遭强暴,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到天黑,直至深夜仍不肯离开。

半夜之后,他朦胧的泪眼前猛然一亮,上次梦见的那位漂亮姑娘突然来到他的身边。姑娘劝他说:“阿牛,你的孝心已经有了好报,不要伤心,回去睡吧!”

阿牛说:“这株菊花救过我的亲人,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说:“这菊花梗子虽然断了,但根还在,她没有死,你只要将根挖出来,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就会长出白菊花。”

阿牛问道:“姑娘,你是何人,请告知,我要好好谢你。”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无需报答,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

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念完就不见了。

提示:以上食用方法来源于网络,请自行辨别食用!,本







































百癜风
哪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1362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