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用途 >> 技巧菊花常见病虫害防治
菊花的病虫害严重影响了菊株的生长发育,轻者植株变形,不能正常开花,重者全株死亡。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曝晒或用1︰80的福尔马林液消毒土壤,或在土中混进一定量的代森锰锌。扦插、移栽前,用倍至倍多菌灵喷一次。下面是菊花几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1.斑枯病
又名叶枯病。菊花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生于叶缘呈扇形,褐色至紫褐色,边缘清晰或外围有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多数病斑可使叶片干枯,严重时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层层变黑皱缩。
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量。采用无病母株扦插繁殖。植株合理栽植,不宜过密。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病叶、老叶。不偏施氮肥,配合施用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62.25%仙生倍液、80%大生倍液、75%百菌清倍液、50%甲基托布津倍液、20%富士—倍液、50%代森锰锌倍液或1:1:波尔多液喷雾。
2.枯萎病
病原菌是镰刀属的一种,可通过土壤传播,6月上旬至7月上旬始发,容易发生在雨水多的7、8月份,在夏季气温高、施氮肥过多、雨水大时发病较严重。开花后发病严重,植株一旦染病,则迅速萎蔫枯死,危害全株并烂根。
防治方法:选无病老根留种;重病植株应立即拔除,远离健康植株并烧毁;污染土壤宜用热力灭菌或药剂消毒,药剂可选用福尔马林(~ml/m)或40%五氯硝基苯粉剂(用量为土重的0.2%)、氯化苦(60~g/m)。轻病株根部或病株穴土周围,可用25%苯来特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代森铵乳剂倍液,每隔l~2天淋灌1次土壤,连淋4~5次;也可用药液喷洒植株,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3.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幼嫩的茎叶。初期为黄色透明有小白粉斑点,以叶片正面为多,后成粉霜状物。逐渐扩大后连成一片,成为大面积的白色粉状斑。严重时叶片和嫩梢卷曲变形,甚至凋萎致死。该病多发生在8月至10月。
防治办法:清除越冬杂草,合理浇水、施氮肥,防止猛长突发。整枝打叶,通风透光。除病叶用多菌灵在发病前预防,也可用倍退菌特液喷洒,或用0.3度至0.5度石灰硫磺合剂喷洒。
4.虫害
菊花一年四季均有栽植,提供了害虫和害螨充足的养料与栖所。因此,菊花不管是栽培在网室或露天栽培中都逃不过害虫或害蹒的为害。菊花上重要的害虫有蚜虫类、蓟马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番茄夜蛾和二点叶蹒等。次要的害虫有切根虫、拟尺蠖、斑潜蝇、粉虱、毒蛾、粉介壳虫、细蹒等,种类可说相当多。供内销的菊花(切花或盆花),只要不影响花的品质,可容许少量害虫的发生。
5.杂草
菊花栽培大多属于露地栽培且与水田轮作,一般水、旱轮作田常见之旱田杂草,皆会发生于菊花田中。杂草的竞争危害与菊花的栽培方式、草相、密度、竞争时期和环境因素均有关系,杂草对水分、养分、光线等之竞争可直接造成菊花之生长不良、品质下降,不利于田间之管理作业等。
杂草田区及田的四周围环境所发生的杂草,其非竞争性危害可成为病虫之寄主或栖息所在,而间接造成损失。平地旱田所发生的一年生杂草,发生在高温季节的杂草种类有芒稷、牛筋草、马唐、香附子、马齿苋及野苋;在低温的秋冬季节主要杂草有鹅儿肠、鼠曲舅、小叶灰藋、小叶碎米荠、山芥菜、泥胡菜、早苗蓼。杂草对菊花生长除直接于水分、养分、光线等之竞争,亦不利于菊花田间管理作业或容易滋生其它病虫害,故于菊花栽培过程中必须要予以适当之防治。
赞赏
长按白癜风论坛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1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