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用途 >> 十二首菊花诗,尽诉红楼芳魂,高雅傲霜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宝钗的《忆菊》一幅淡雅寂寥的清秋图景,整个画面仿佛笼罩着一层薄纱,又如同被水洗过,素洁的意象,悠远的情思,读起来充满了音乐性,体现了宝钗难得一见、柔婉细腻的小女儿情思。可以想象那菊花渐渐幻化成成年后无可追寻、无可寻觅的宝玉,使得她思念追忆一生。
访 菊
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种 菊
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
宝玉是大观园里的有名的富贵闲人,钟鸣鼎食、鲜衣怒马的生活滋生出一个叛逆的灵魂,他厌弃功名利禄,向往修篱种菊、悠然南山的恬淡自由。他以一颗柔软的心对这些花儿充满了怜惜和爱护,他待姐妹们如养花般细心体贴,柔情呵护。贾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以一颗博爱之心成为大观园里的护花使者。而最终宝玉的人生悲剧就像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当你内心有足够多的温暖时,你才能温暖别人。当时你温暖了那么多人,可是现在,你最孤独”。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性格最明媚,行为最豁达的女孩子。诗中的她自由行走在秋天里,与菊同野。她眼中的菊清幽傲世,璀璨华贵。在这绚烂美好的时节,这个单纯快乐女孩用菊花点亮生活,点缀芳情雅趣。读书时,字亦菊黄。小酌,杯中落花。弹琴、花香如音韵,忆旧时,人影交织着花影。菊花是她最好的故人,也是她心灵的知己。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素心的女子,在暗香浮动的东篱,在霜冷月清的夜晚,她展一卷墨芳,抒写一身清香一世傲骨。只是秋情秋光里,千般风情,更与何人说?
画菊
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宝钗的才情是极为出众的。她的诗大气浑厚、立意新巧。这首画菊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她的笔下,菊花的丰姿气韵栩栩如生。“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更是表現了菊画的生動逼真,及对重阳賞菊的期盼。也是一种青春少女对风花雪月浪漫情怀的抒怀吧。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这个灵秀出尘、清高傲世的女子,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里,逐渐体验到孤独,悲伤,恐惧。她扣篱向菊,呢喃自问,谁是那个和她一起亲山水,近自然,钟情笔墨,在寂静的岁月里,安顿好自己的一颗心,一半浅喜、一半深爱的人呢?
簪菊
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红楼梦中探春的判词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簪菊诗中她以菊代簪,簪菊揽镜。体现了探春誓不妥协俗世,任凭自己喜好生活的性格。在菊花诗评比中,这首《簪菊》仅次魁首黛玉之后,体现了探春的“文采精华、见之忘俗”不凡气度。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胧。
重重叠叠,远远近近的菊影在稀疏的灯光,清寒的月光透過竹篱,朦朦飘渺、虚幻空灵。在这华美幽冷的迷蒙里,诗人千丝万缕的思绪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寂寞。”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怕是谶语,暗示湘未来冷落淒涼的命运吧。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在东篱的菊花下,酣梦一觉方醒。梦里有和庄周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纯然感觉,有和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之趣。梦醒后,荒烟蔓草,多少秋情意,肠断与谁同倚!
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分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残菊》全诗笼罩着一种凄凉惨淡的气氛。一种繁华过后的萧条寥落,是暗示了贾家最后衰败吗?而那月落的凄清、雁阵的回首,是否影射了探春最终远嫁他乡、骨肉分离的悲惨命运呢?
如果说菊花是秋天的灵魂,那么秋菊那赛过百花的一抹清丽、不惧风霜一缕幽香、独傲世间的一片高洁,何尝不是红楼女儿的芳魂呢?
往期精彩、王熙凤:当家女人的风光与悲辛2、红楼攻略之林父托孤3、《红楼梦》第26回解读小红的人生智慧:善对逆境,拥抱生命!4、王熙凤背后暗藏的这些内容,你读懂了吗?5、黛玉为何会有“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感受?6、薛宝钗究竟是否内心“藏奸”?-作者简介-作者:怡人,古诗词文苑特约作者。喜阅读,爱文字。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1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