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bdfjc/潮汕英歌舞(林可涵)在潮汕地区,刚开始学习拼音的小孩子,每天出门上班的大孩子,头发已经苍白的老孩子,提到英歌舞,谁不是立时就回忆起英歌舞那刚劲的舞姿、豪迈的气势、响彻云霄的掌声……我常听爸爸妈妈说,每年正月的二十五、二十六,他们小时候都会去看英歌舞表演。我十分好奇:爸爸妈妈说的英歌舞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决定上网查一查英歌舞。原来英歌舞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英歌舞表演主要有两个重要场面,一是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二是梁山英雄化妆救宋江。我又满怀期待与好奇点开了一个英歌舞表演的视频。视频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闻声赶来欣赏表演。表演的人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打扮,有鲁智深、武松、林冲……表演的人手拿两根木棒,挥动着,有时左手敲击右手的木棒,有时右手敲击左手的木棒,敲击的声音清脆,一套动作有力、熟炼且行云流水。英歌舞表演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赶来团团围住观看,不时掌声雷鸣,真是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啊!看完视频,我再次上网,对英歌舞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哇!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英歌舞中竟然有这么多小细节我没有注意到。英歌舞的队列有长蛇捷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敲,胯足敲,背后敲等;节奏有快板、慢板、中板之别,就连脸谱也有武面文面之分。英歌舞以刚劲、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豪迈的气势。我不禁十分期待,什么时候我才能亲眼看到英歌舞的表演呢?广东的春节(黄靖雯)广东的春节独有一番特色,到处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广东人在春节前通常都会去逛花市——要是不去,你这次的春节可就白过了。花市里人山人海,人们汇合成一股巨大、温馨的热流。花市里金橘、菊花、水仙、蝴蝶兰这些花最多。在花市里能经常见到金橘、菊花,是金橘的“橘”字、“菊花”的“菊”在粤语中跟“吉”同音,金橘的寓意就是大吉大利。大家都想讨个好彩头,到了花市都会搬金橘、菊花回家。洁白无瑕的水仙花拥有独特的气味,当你向它走进,便能闻到水仙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还有美丽的蝴蝶兰,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像蝴蝶似的。微风吹过,花瓣像蝴蝶似的在风中翩翩起舞。民以食为天,对于老广来说,过年做煎堆意味着“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煎堆的做法很有趣,首先准备面粉、糖水,用糖水和面,和好之后把面团揉成小球形状,用大拇指在中间压一个小洞做成一个空心的小圆球,再往里面吹气,最后放进油里炸。一个美味的煎堆就完成了,谁会不喜欢这甜甜的脆脆的味道呢?“逗利是”是广东小孩子最爱的风俗,“逗利是”就是晚辈向长辈讨要红包,一般派出的红包是10元或20元。有些小孩为了多讨点红包,开始了嘴甜模式,春节期间逢人开口就是“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不得不说,广东的春节可真有趣。广州的春节(郑瑶)广州的春节真是热热闹闹的,贴春联、行花街、拜年……春节前,长辈会早早封好利是,预备给拜年的小朋友们,每封利是大多是十元、二十元,除非是特别亲的才会给一两百,不会太多,毕竟广州人讲究的是心意,所谓“礼轻情意重”嘛!“年二十八,洗邋遢”。家家户户必须在年二十八这天大扫除,还要买几盆年橘或菊花放在门口前。广州的迎春花市,体现了“花城”的特色。“行花街”绝对是广州人在春节前必不可少的项目。花市里会有各种各样的花,没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叫不出名的。花市一般分为两条街,一条主要卖花,一条卖春联之类的。小孩子们大多都拿着一个小风车跑来跑去的,风车转运,带来好运气;大孩子则在精心挑选着花,“橘”“菊”在粤语中跟“吉”同音,金橘、菊花是首选;老孩子们则慢悠悠地走,一边帮忙照顾着小孩子。花市热闹极了!我每年都盼着跟家人一起去逛花市。除夕这天,恐怕是最忙的时候了。早上,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年画,每个人都穿着新衣服。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有说有笑,可开心了。正月初一,大家都会去寺庙里拜神,求神保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接下来的日子,大家会互相拜年,不管是关系亲密的还是关系一般的,小孩子说上一句“新年好”,就能收获一封利是了。不得不说,广州的春节可真热闹。漳州芗剧(郭贤恩)我的家乡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提起家乡,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漳州的芗剧。芗剧又称歌仔戏,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福建省九龙江下游漳州平原的芗江流域。芗剧曲调优美,长于抒情,音乐极具特色,民歌色彩浓郁,说唱特点明显,尤其是“哭调”的丰富动用,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极富闽南乡土特色。有一年,我们全家一起回老家过年。到了初七,正当我以为年要过完了时,爸爸突然对我说:“每年的正月初九开始,村里都会连续演三晚的漳州芗剧。芗剧曲调优美,值得一看。”我低落的心情顿时就被调起来了。初九那天晚上,我们匆匆忙忙地咽下几口饭,便疾步破门而出。全村老老少少不约而同地来到临时搭好的戏台前,静静等着芗剧的开演。当戏台的幕布缓缓拉起时,一个个演员随着锣鼓声齐刷刷地冲了出来,优扬的歌声响遍全场。演员的水袖在空中此起彼伏地飞舞着,像那风吹过林中的沙沙声,又似湖面一圈一圈的水波纹,真是太壮观了。我侧耳细听,我的天,一句话也听不懂!我用幽怨的眼神看向爸爸,他哈哈大笑:“这是闽南语,你从小在广州长大,没学过家乡话,肯定听不懂了,但是你可以看戏台两边的字幕啊!”看完芗剧回家后,我还想着刚才演员的表演,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这就是我听不懂的芗剧,虽然只能看字幕才能看懂,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看。我想:回到广州后,我要好好跟爷爷奶奶学家乡话,争取下次回来时能够听得懂芗剧。武汉的早上(涂星宇)清晨,一丝红光打破了黑暗,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大街小巷里都挤满了“过早”的人们。你一定会问:“什么是过早?”哈,在我们武汉,“过早”就是吃早餐的意思。有些人会吃粥,有些人会吃包子,还有些人会吃饺子,但是,吃得最多的是热干面。粥啊,包子啊,饺子啊,这些食物在热干面面前,完全算不上什么。武汉的热干面看上去很精致、漂亮,金黄的面条上点缀着葱花、辣萝卜丁,真是看一眼就足够让人垂涎三尺的。吃热干面的时候,我喜欢把面和配菜一起卷在筷子上,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萝卜丁脆脆的,面很有嚼劲。热干面很香,但是有些干。我还常点一碗蛋酒,先来一口甜甜的蛋酒,再来一口香喷喷的面,简直妙不可言。作为热干面的“忠实粉丝”,我怎能不知道它的来历呢!相传,20世纪30年代,武汉当地有个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不少面却没卖出去。他只好把这些面晾干,等第二天再卖。可是,他不小心碰倒了油壶,油刚好泼到了面上。第二天,李包只好拿着这些泼到油的面去卖,没想到大家却十分喜欢这种面。于是,武汉便有了热干面这个美食。一眨眼,武汉人都过完早了,学生要去上学,大人们也该去工作了,大家开始了愉快的一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2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