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时间诗旅第天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发布时间:2021/9/2 13:11:29   点击数:

昨天我们品读了唐末起义领袖

黄巢的咏菊名篇,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长安城里的菊花开放,

显得杀气十足,

那么今天这最后一首菊花诗,

我们再来到战争中的长安,

看看在另一位诗人笔下,

此时的菊花又是有着怎样的寓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为奔忙赋闲,让生活有诗,欢迎踏上时间诗旅。刚才轶伦为大家朗诵的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从标题看,这是一首在行军途中写的诗,里面的“九日”二字,说的是重阳节九月九,既然是过节,那当然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是思长安故园了。而且,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公元年,正逢安史之乱,故园长安,已经沦陷。岑参跟随唐肃宗在灵武、凤翔一带。佳节思家加上国事忧愁,自然有许多感慨要发,他提笔写道:“强欲登高去”,因为重阳佳节的习俗登高望远,饮菊花酒赏菊花,但这个重阳节赶上战乱和远离家园,心情低落,所以是勉强打起精神去登高,这时候想起要喝菊花酒,结果是“无人送酒来”,这里暗用了一个典故,说的是陶渊明也曾在重阳节无酒喝,孤零零地坐在菊花丛中赏菊,正好他的朋友,太守王弘送酒来,于是二人开怀畅饮,大醉而归。而岑参碰上的这个重阳节,不仅本身无酒,又赶上是行军途中,所以也没有送酒的好友前来探望,很是孤独,想到菊花酒,当然就想到菊花了,加上是过节,自然想起长安故园的菊花,他“遥怜故园菊”,联想到长安,就触碰到长安已经沦陷的悲痛现实,只能伤感地叹一声:“应傍战场开”!菊花因为不畏霜露,在风雨中傲然绽放,历来深受人们喜爱,但这次的霜露,却是战乱,花发战场,凄风冷露,加上战争还远未结束,此情此景,谁堪忍受呢?

说到这里,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是大唐国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那么大唐的代表,那些最为耀眼的诗坛明星们,他们在安史之乱都遭遇了什么?他们的命运是否从此发生了改变呢?

首当其冲的,是“七绝圣手”王昌龄,他的遭遇是最为可惜的,在安史之乱里,他离开湘西回家,结果在路途中碰到嫉妒他天才的亳州刺史闾丘晓,最终无辜被其杀害,尽管后来河南节度使张镐为他报了仇,把犯了事的闾丘晓正法,但已于事无补,诗家天子王昌龄,就在战乱中意外身亡了。

而王昌龄的好友,写信关心王昌龄,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诗仙李白,他的境遇也好不到哪里去,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在南方避难,隐居在庐山,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在战乱中即位成为新皇唐肃宗,而太上皇玄宗又不甘心放权,就命第八子永王总管江南军事,雄心勃勃的永王来到江西,把隐居庐山的李白请出山,一直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还激情满满地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结果诗刚写完,就卷入皇权争夺战,唐肃宗的军队把永王打得一败涂地,站错了队的李白就成了叛乱同党被捕入狱,定为死罪。尽管后来经郭子仪这样的朋友全力营救,他被改判流放,并最终因为皇帝大赦天下而获释,但经过这一番磨难,他的人生已经蹉跎无几,有心报国,再也无能为力,最终客死他乡。

在世人皆曰可杀李白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可怜他,那就是他最忠实的朋友,诗圣杜甫,他写信给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冷了关心李白,江湖风波险恶,担忧李白,而他自己其实也一样在战乱中饱经坎坷。他真的是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把妻儿老小匆匆安顿好,就孤身一人去投奔唐肃宗,要为平乱出一份力,结果在路上不幸被安禄山的叛军俘获,过了8个月的俘虏生活,最后九死一生,冒险逃出敌手,终于破衣烂衫地见到皇帝,但终究因为帮别人出头辩护,触怒皇帝而被贬官。之后没多久,杜甫便弃官而去,在战乱里进入相对平安的四川谋生路。到了四川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凄风冷雨里,他悲愤交加地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好在他在当地有接济照顾他的世交,让他暂时在成都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平和日子。但随后这位朋友又不幸离世,杜甫只能再次流浪,来到湖南,又遇见曾经名满长安,如今街头卖唱的歌唱家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两人在落花时节里,山河破碎中,不期而遇,握手相逢,再多物是人非的感慨,也只剩辛酸热泪,尽在不言中了。李龟年在随后一次宴会上怀念过往繁华,唱罢一曲思念玄宗的《相思》曲:“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之后便伤心昏倒,四天后郁郁而终。而遇见李龟年的那年冬天,杜甫便死于从长沙到岳阳进发的湘江舟中。

与杜甫一样被叛军俘虏的还有诗佛王维,尽管也曾使尽办法,甚至以自残的方式反抗,但终究难耐心头一忍,在安禄山淫威暴行的恐吓下,被迫接受了安禄山的官职,成了事实上不忠于大唐的贰臣,事后王维当然深陷麻烦之中,好在他还有一个帮助平叛有功的弟弟王缙,弟弟愿意用自己的仕途为哥哥赎罪,最后王维没有被杀头也没有被流放,只是贬官了事,但在他人冷冷的目光里,在自己心头的忏悔中,他最后的人生,每日就与青灯古佛为伴,焚香独坐,在吃斋念佛中,了此残生了。

至于今天这首诗的作者岑参,我们一说起他,主要的标签是边塞诗人,他的风格是豪迈磅礴,想象奇特,但这些精彩诗篇,基本都写于他在安史之乱前的塞外生涯。战乱爆发后,他一腔热血,千里迢迢从“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西域大漠,东归大唐本土,勤王护驾。但当他亲眼目睹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的巨大灾难和苦痛之后,他的豪情早已不再,他只能感叹“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在安史之乱以后,我们极少看到诸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或者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雄奇而夸张,瑰丽而浪漫的句子了,在陆游眼里写诗可以“上追李杜”的岑参,也从此变得黯然失色,最后落寞地客死成都。

王昌龄,李白,杜甫,王维,岑参,他们的人生都因为安史之乱而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随着唐代这些最为灿烂的明星,纷纷陨落,大唐的国运,也就此星光黯淡下去了。

今天是

与你一起走过的第天

愿你我奔忙的生活充满诗意

十月

12

时间诗旅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zp/223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