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家有一二年级的娃,能怎么引导他们写好l

发布时间:2022/6/13 12:45:01   点击数:

如果要问辅导一二年级小学生学语文,最令人头疼的是哪一项,“看图写话”绝对要占一票。

潼潼还在上幼儿园时,我就见识了身边家有小学娃的朋友们是如何被“看图写话”虐哭的。那时候,暖同学还天真地以为,被绘本喂大以及平时就爱编故事的娃,一定不会被看图写话难倒。

直到潼潼上了小学,我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太轻“敌”了。原来,读过了很多图画书,编过了很多故事,并不代表能把“看图写话”完成得很好。

有人说,写作文这件事,本来就不应该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表达。

原来我也这样以为,直到开始认真研究起潼潼学校给的看图写话题时我才发现,作为学习写作的第一步,“看图写话”的作用和意义没那么简单。

谈文字表达的自由、谈想象、谈创作,这一切其实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之上。

而小低年纪的“看图写话”,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用文字表达的基本功。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在看到孩子看图写话完成得不好,老师给的分数低时,就很着急地想让孩子背范文、记好词好句。但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看,孩子欠缺的可能是一些更为基础的东西。

比如,如何审题、如何观察图片、如何把句子写顺、如何调理好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感。

所以,我也发现,辅导低年级孩子的看图写话,可能也要求我们把眼光“放低”一些,从最基础的东西抓起。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这些还需要家长辅导呢?这不是老师会教的么?

坦白说,这可能要看具体的学校和老师吧?如果老师就是没教,但孩子又必须写,那就只能由家长多操点心了。而这次这篇文,就是给真正有这样需求的朋友来一起讨论分享的。

到底该怎么辅导孩子看图写话呢?我来试试把看图写话的步骤用“做披萨”的方式进行分解,这样,孩子们接受起来,或许也会更容易些。

做饼皮:观察图片,提取核心信息

要做好吃的披萨,饼皮是基础。饼皮制作的厚度、软硬度,都直接影响了披萨每一口的口感。

对于看图写话来说,如何观察图片,抓住图中最核心的信息就是那张“饼皮”。

它乍看平平无奇,却最考验基本功。

“不知道该写什么”、“句子之间凌乱,缺乏逻辑感”、“是否遗漏了画中的主要信息和细节”、“写出的句子是否跑题”这些问题,其实都涉及到如何观察图片。

在辅导娃看图写话时,我们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图片”。

1

5W观察法

小低的孩子,最常用的观察法,就是被大家熟知的5W法。

when时间

where地点

who人物

what事件

why事件发生的原因

在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先提取一些关键元素。比如下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提取如下5W核心信息:

地点:通过远处的亭子和人物周围的环境,可以推断这幅图的地点是公园。

时间:离我们比较近的花是菊花,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季节是秋天,时间上我们可以设定成“秋天的一个周日”。

人物:显而易见是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

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小女孩想要摘花,而她的妈妈正在朝她摆手阻止”。

原因:公园里的花不能随便摘。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简单串联起这些元素,先写成一句或者几句很简单的话。

比如:“秋天来了,公园里的菊花都开了。玲玲要和妈妈去公园赏菊。玲玲看到角落里盛开的菊花,忍不住想要摘一朵带回家。妈妈看到后,赶快跟她摆摆手,告诉她公园里的花不能随便摘。”

这样的句子我会叫它核心句,也就是披萨的饼皮。它看上去并不“漂亮”,甚至可以说是干瘪的。

但写核心句本来就只是像写大纲一样,不需要写得多么完美和漂亮,只要抓住了关键的信息,把句子捋顺即可了。

润色、补充细节,交给之后的步骤就可以了。

2

方位观察法

除了5W观察法,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按照下面的顺序,观察图片:

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

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

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

就拿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这幅插图来说,试试就知道,孩子在说这幅画时很容易缺乏顺序感,一会儿讲小姑娘,一会儿讲小鸡,一会儿又跳到描述西瓜上来,远处的草丛和天空干脆没提到。

所以,观察这副图的时候,就可以带着娃按照上面这个顺序来进行。

比如按照从远及近,“一个天气晴朗的夏日午后,淡蓝色的天空飘着云朵。远处的草丛密密的、绿绿的。一颗有着巨大树冠的大树下,几只小鸡和蝴蝶玩。树下放了一张小方桌,上面摆了切开的半个西瓜。地上还有几个没切开的西瓜。有个小女孩在树下,手里攒着几只气球。”

这样叙述下来,会发现图片上的事物都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zp/237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