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又名秋菊、黄花、节华,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品种最多、资源最丰富的传统名花之一。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花微香,花期10~12月,因品种不同花期亦有先后。
养护方法:
(1)移栽与用土。扦插生根后的菊苗可栽于口径15厘米左右的花盆。盆土要疏松透气。初上盆的菊苗要浇透水,并防止日晒,约5天后移至向阳处。当菊苗长到15~20厘米高时,需要再移栽1次。换盆时可用腐熟有机肥作基肥。以后随着植株生长,一般品种需要换盆2~3次,最后才能定植。
(2)浇水与施肥。菊花幼苗期的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宜。夏季浇水应适当增加,可于每日早晚各浇1次。雨天不浇,阴天少浇。雨后应倾倒盆内积水,以免菊根受涝死亡。菊花含苞待放时需水量较多,开花时水量宜适当减少,以免落花落蕾。发现有泥浆溅污叶片时,应及时用水冲洗干净,否则容易落叶。盆菊施肥也要注意适时适量。除在盆土中施基肥外,施追肥不可过早。但自立秋后孕蕾开始到开花前,一般每5~7天施1次稀薄饼肥水,肥水的浓度应逐渐增加。含苞待放时加施1次0.2%磷酸三氢钾溶液。每次施肥的第二天一定要浇水,并及时进行松土。生长期间如发现叶小而色淡,要及时补充肥料。
(3)摘心除芽。一般盆菊留花4~7朵。菊苗定植后留4~5片叶摘心,待其腋芽长大后每个分枝留2~3片叶进行第二次摘心,以后应停止摘心。一般品种白露节后可见花蕾,每枝选留一个蕾形圆正的,其余摘除,到了霜降节前后即可鲜花怒放。花谢之后将菊秆在距地面约15厘米处剪掉,将其宿根放到室温2~3℃、土壤微湿的条件下贮存过冬。
菊花繁殖:
繁殖菊花可采用分株、扦插、嫁接、播种等多种方法。家庭养菊多采用分株法和扦插法来进行繁殖。
(1)分株法。秋冬菊花开过花后,将老秆剪去,不久老根旁会长出许多脚芽。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于清明前后,将母株挖出,抖除陈土,再根据根之状态,自然拆开,分植于露地或盆中即可。用分株法繁殖的菊花植株高大,开花亦多,但花朵不如扦插法培育的大。
(2)扦插法。一般于5~6月间,从隔年老株萌生的新枝上剪取10厘米长枝条进行扦插,浇透水,注意遮阴。扦插用土多以园土与糠灰各半拌和而成,每天的浇水量以够蒸发为标准。过半个月至25天即可生根发芽。以后每隔3天施1次淡肥水,1个月后即可分栽。
扦插也可用叶插,但必须取叶柄基部带有母株枝上皮层的叶片,即带有叶腋生长点的叶片,这样扦插后才能长出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