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重阳节前的一个周末,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路边的蒲公英展新羽而翠绿,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夹杂于芳草间,与远处铜山的黛绿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时序似乎融合了春秋两季,让人忘了季节,生出许多联想和期盼。比如,春暖花开。
山脚下,一簇一簇的野菊花在幽径边等待着什么,花蕾紧抱,不肯释放其飘逸的神韵。难道菊花在等待重阳节?同伴略带失望地告诉我,野山菊可以祛火、治眼疾,是很好的药材。采来半开的山菊花,简单炮制一下,沏茶明目效果最好。言外之意,我们来得早了。我安慰说,或许菊花仙子在前面等你呢,即便约会不得,还有下周呢;孟浩然不是有言在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其实,我也崇赏菊花,喜欢她“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不屈不挠精神,敬畏她凌寒不凋、傲霜挺立的高贵品质。我知道,但凡要干成事者,处于困境也好、顺境也罢,都俱备这种精神品质,涵养这种思想境界。大革命时期,共产主义事业处于低谷。但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退缩,愈挫愈勇,砥砺前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逆行而上,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壮歌……所以能取得这样那样的成就,是与具有菊花一样高洁、不屈等精神品质分不开的。眼前的菊花虽不能给人以审美上的振奋、愉悦,也一样能给人带来思索和启迪,从中汲取精神之钙。
我们边走边聊菊花,累了就驻足观赏四周的美景,拍些照片。西望铜峰,显得异常峻拔,完全不是东看浑圆、北看的高大,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了。菊花相伴,我们走了一段缓坡,并无体困之感。一个小时后,上山的路被壁立的巉岩挡住了。有同伴望了一眼来时的路,意欲返回。一个有经验的同伴观察了一下岩石后说,路就在岩石上。在“看着我的脚印走”的激励中,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攀岩而上,把脚放在岩石的凹处或石缝里,踩实了,攀爬而上。不久,我们来到了海拔四百多米的高处,大家稍事停歇。忽然,我看见附近的山菊花灿然夺目,团团正艳。
“看,菊花仙子现身了!”我禁不住大喊了一声。
“咦?”大伙同时发出一声惊奇。这里菊花盛开的姿态与山下含苞待放的菊花有鲜明的对比。山上的似乎比山下的早半个月开放。
“怎么会呢?”那个幽怨来早的同伴似有不解。
“怎么不会呢?”我反问说。
春花向暖,秋菊向寒!是同伴的疑问让我突然想到:山势越高,气温越低;菊花喜寒,山上的菊花就比山下的菊花开得早。
如不是有这次户外穿越,说不定还停留在春暖花开的意识里,也不会有山上菊花开带来的惊喜。看来,不经世事,又何以了然!
欲览菊仙八月底,唯有高处睹芳姿!我不禁感概道。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站)
统筹:姚海洋
编辑:赵弘正王茜
●官方微博:
清风泌阳●投稿邮箱:byxjwx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