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Kaleido万华镜提到中国风,就不得不

发布时间:2021/9/15 13:14:20   点击数:

JAYCHOU

周杰伦,一个在讨论“中国风”和“华语乐坛”的时候,永远绕不开的名字。真正意义上对华语乐坛有过宛如革命一般,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只有两位,一是邓丽君,一位是周杰伦。周杰伦在音乐中融合嘻哈,摇滚,古典,Bossanova,中国风等元素,打破了传统的华语乐坛上被“Ballad”芭乐情歌占据的单一性和枯燥。在新世纪的伊始,随着一声Woo,周杰伦给华语乐坛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浪潮。这一浪潮的其中一片浪花,叫做“中国风”。

在这位拥有着无限才华的男人身上,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地方。周杰伦在80,90后的眼中,和00后或者更年轻的朋友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对于资历较深的杰迷们,周杰伦是《可爱女人》,《爷爷泡的茶》,《爸我回来了》。在年轻朋友的眼中,周杰伦是《爱情废柴》,《告白气球》,《手写的从前》和《等你下课》。在专业音乐人的眼中,周杰伦是《娘子》,《黑色幽默》,《完美主义》,是有着深厚古典音乐功底,热爱嘻哈,中国风,世界音乐的努力型天才SingerSongWriter。

在这本期的文章中,我们会从周杰伦的作品出发,告诉大家“中国风”到底是什么,周杰伦是如何运用中国风,并且融合中国风让他的音乐作品无与伦比,以及“中国风”音乐在文化熏陶和输出方面所代表的重要性。

其实“中国风”并不像其他风格,如摇滚,爵士,电子乐那样有着非常明确的官方定义。传统意义上来说,中国风的歌曲通常使用五声音阶来作曲,五声音阶即一种以五度关系排列的汉族古代韵律,每个音依次被称为—宫商角徵(zhǐ)羽,用简谱来理解即/doremisola。有趣的是,钢琴上的黑键的关系也构成了五声音阶,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只弹钢琴黑键的时候即使乱按也不会难听,甚至有点中国味。觉得这个概念有点难理解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辨认出五声音阶带给我们的“充满中国风”这一感觉就好。绝大多数情况,我们听到一首歌曲觉得他有中国风味时,抛开民族乐器因素以外,这个中国风味就是使用的五声音阶。

比如这两段,是不是有浓浓的中国风?虽然发布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周杰伦还没有开始他的中国风之路,但我们从《反方向的钟》这首歌曲的前奏已经听到了一些中国风的感觉了。

正如刚刚提到的那样,由于中国风并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所以“中国风”一词实际上充满了一定的主观性。使用了五声音阶的歌曲不一定是中国风,但想要写一首中国风的歌曲,五声音阶也不是必要的组成成分。但就是这么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被周杰伦的作品所清晰化了,如发如雪,东风破等歌曲。

周杰伦对于这类歌曲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流行中国风”。流行中国风有着三古三新的说法,三古为古词赋,古文化,古旋律;三新为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不仅如此,周杰伦认为这类中国风不仅需要使用五声音阶作曲,也常常包含拥有民族元素的编曲。但周杰伦其实在创作时也没有完全按照他说的去做。

我们可以把中国风理解成一种元素,而不是一种曲风如摇滚,RNB。中国风元素可以是古诗词的引用,古乐器的加入,也可以是古代的唱法的加入。方文山(周杰伦的御用作词人)是这样说的“严格说起来,流行乐坛上的中国风歌曲,并不是一种严谨的曲风,它不具备可被精准归类的标准格式。中国风歌曲无法单一定义为一种特定的曲风,因为它可以通过节奏蓝调的曲风来演唱,也可以通过摇滚的方式来呈现。”而他给出的这句话,被周杰伦以音乐的形式,完美具象化了。

但是,即使加入了这些元素,也并不代表着一首歌曲就是一首中国风歌曲,或者是好的中国风歌曲。随着中国风的潮流与风靡,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中国风的滥用和乱用。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要一首平平无奇的乐曲,加了一段古筝或者笛子,又或者在流行歌词里加入几句古诗词,都会被宣传为中国风。当我们在加入一些中国元素的时候,比如加一段扬琴,一段阮,古筝的独奏,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加入这些中国元素,是为了抒发对故人的思念,离乡的忧愁,还是对皎洁月光的赞美?这些中国元素的加入不该是仅仅为了让这个作品可以套上中国风的标签,让他听起来比较酷,而是要为了歌曲内核,形与神而服务。

其实中国风音乐有着相当一段历史,它随着时代和不同歌手的演绎也在一直传承与改变着。从年开始,王西麟创作的《云南音诗》的云南民歌,到年邓丽君的《淡淡幽情》开始收录李煜苏轼的作品,以唐诗宋词为歌词的歌曲,再到《沧海一声笑》,年以后的充满武侠元素的歌曲等等,中国风一直在以一种厚重丰富的内核存在于各类音乐之中,但当时并没有人提出中国风这个概念。这些音乐可能并不是我们这一辈人所熟知的,他们存在于我们的父辈,祖辈的记忆中。而我们这一代的中国风记忆,自然是被一个叫做周杰伦的人所塑造。可以说,在周杰伦之前,没有“中国风”这一概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周杰伦的作品来看看,他是如何将“中国风”以崭新的姿态席卷了乐坛,并让世人们认识中国风,并认为周杰伦就是中国风。

注:我们在网络中听到的古风歌曲,和本文提到的中国风为不同概念,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也会专门讲讲古风。

东风破可以说是周杰伦真正意义上把严格把中国风按照他自己的定义去贯彻,并且创作出的第一首中国风作品。整首歌都围绕着五声音阶去进行创作,使用民族乐器如扬琴,琵琶,以及二胡等元素去进行编曲。符合三古三新的说法,可以说这首歌是一首非常标准的中国风歌曲(中国风standard哈哈),当我们在欣赏其他中国风歌曲的时候也可以拿来与这首歌作为标准做对照。

歌曲一开始,出现的不是我们所预期的以民族乐器演奏的Intro,而是一段以钢琴演奏的分解为引子,引出扬琴演奏的副旋律以及稍作点缀的琵琶,伴着“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的人声悠悠吟唱。整首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除了这些现在听来非常常见的中国元素外,很少出现的二胡间奏。通常在创作中国风歌曲的时候,大家会倾向于去使用古筝,琵琶等不易出错,听感较为和谐的乐器。然而周杰伦选择使用二胡,一个传统印象里不如古筝,琵琶典雅动听的这么一件乐器,去演奏编配以他为主的间奏。中国风韵巧妙的,被这一段二胡演奏起承转折了。这一段新奇的听觉体验在强调浓浓中国味的同时,非常好的承托出了东风破歌曲的小忧而不悲的感情基调。

比起东风破,发如雪可能才是许多人对于周杰伦的中国风的第一印象。其实一直在发如雪之前,周杰伦和方文山并没有刻意去创作如东风破一样的中国风歌曲,在发如雪之后周杰伦开始更积极的创作中国风的歌曲,并把他当作自己的一大标签。从此开始,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上了春晚,还是两首歌。

与东风破相比,发如雪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一些中国风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发如雪的编曲上并没有东风破那么传统,并没有严格的按照只使用民族乐器这一思路去编曲。相反的,发如雪这首歌其实有着一些RNB(节奏布鲁斯)的味道,前奏钢琴虽然弹着五声音阶,但是却配上了经典RNB节奏型的鼓点,鼓点一出来就给这首中国风的歌曲染上了新世纪的色彩。虽然乐器方面依然使用了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但是还加入了在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合成器音色。在“繁华如三千东流水”一句后,这一段音色开始出现。不仅如此,这首歌更为有趣的地方在于周杰伦融入了说唱的部分,似乎传统的王道组合之民乐合奏也束缚不住周杰伦想要融合创新(想玩)的想法。在进入第二段主歌之前,周杰伦用说唱的方式去重新演绎了副歌的歌词,浅尝即止的说唱点缀给这首歌带来了独特的新鲜感,并与民乐器完美融合。在歌曲的最后,周杰伦在录音室丽临时使用古唱腔唱出“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一句。

发如雪在融入了西方音乐元素,RNB,说唱的同时,让人听感上认为这首歌是毋庸置疑的中国风歌曲。以融合为开始,以经典元素为结束。有趣的是,这首歌的MV讲的是个穿越故事,直到最后一分钟,镜头才穿越回现代。这一穿越,古代与现代如同绳线般的盘互交错的场景,是不是也与发如雪作为一首融入西方音乐元素的中国风歌曲相互对照了呢?

把这两首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他们都是周杰伦为电影制作的音乐,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菊花台是周杰伦为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片尾曲。菊花台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周杰伦中国风的作品,他与其他所有中国风曲目最大的区别就是“咬字”。周杰伦在菊花台中的咬字圆润饱满,清晰到你觉得这不是周杰伦。虽然不是熟悉的周杰伦唱腔,但是和歌曲大气典雅的编曲与歌词相匹配,你也会对这唱腔说出“哎哟不错哦”。与东风破和发如雪相比,菊花台这首歌做了许多的减法。相比于把各种民族乐器拿出来堆叠做出组曲感,菊花台这首歌用了最简单的编曲。开头的大提琴一出现,听众仿佛就可以看见古老的城墙,经过战斗破损的旗帜插在地面里。城楼里的女子佳人都已不复存在。虽然主歌只有吉他和人声这两个主要元素,但是这种简单的编排配合上独特的弦乐和声以及些许的点缀,营造出了一种典雅的叙事感和画面感。故事以忧伤的大提琴开始,以悠扬空灵的笛声结束。王朝已经覆没,但故事还在由后人谱写。

我们或许都以为中国风歌曲一定要堆满民族元素,但是这首歌在并没有用复杂编曲的情况下,仍然完美地塑造出了独属于中国风的古典美。还有一首使用类似方法的歌曲就是《青花瓷》,使用简单的配置营造出了一幅的江南烟雨图。张艺谋说,他们在拿到这首歌的时候,由于电影片尾还没制作完成,所以还没有画面和mv。在放映室的所有人都看着黑黑的屏幕静静听完了这首《菊花台》,然后默默鼓掌。年,周杰伦在中国鸟巢夏季音乐会,和中国爱乐乐团的古筝交响协作表演这首歌曲。同场次演出的有宋祖英,郎朗等艺术家。

霍元甲是周杰伦为李连杰导演的动作电影《霍元甲》制作的歌曲。开头就是一段大鼓和锣的独奏,一下把我带到少林寺的前广场上。与之前的歌曲再度不同的是,这首歌除了使用了民族乐器外,还加入了京剧,说唱,和摇滚元素。主歌全部都以说唱的方法去演绎,独特的flow和有颗粒感的音色配合着扬琴的riff,和带有浓厚摇滚味道和节奏感的失真电吉他一起听非常带感,让人听着想学武术。最牛逼的是,副歌前“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前的Bridge段,使用了京剧唱腔这种大部分音乐人都不会去使用或者了解的中国风元素。再多的就不去分析了,但是当一首中国风流行歌曲包含了说唱,摇滚,京剧元素的时候,它就注定不会平庸。李连杰想告诉年轻人要珍惜生命,所以有了这句“骄傲的活下去”的歌词。电影和歌曲所探讨的主题是生命,无疑霍元甲这首歌从听觉上来看,也是坚韧不拔,富有生命力的。

曲讲完了,我们来讲词。说到中国风作品,有一首好词对于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展现都是非常关键的。写得好的话与曲搭配可以升华整首作品,写得差的话只能沦为平庸的无痛呻吟。方文山是周杰伦的御用作词人和最佳损友,当然还有黄俊郎等许多人都为周杰伦的音乐写出了无与伦比的歌词。但是在中国风一类的歌词上来说,方文山写得最好。除了所有人都能记住的经典副歌歌词外,我选了一些主歌的歌词,因为个人认为主歌作为一首词的大部分构成其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叙事责任,并且可以很明显的体现出作词人的功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方文山对于中国风意象的运用自如吧:

狼牙月伊人憔悴

我举杯饮尽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

缘字诀几番轮回

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发如雪》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菊花台》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青花瓷》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东风破》

除了词以外,听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时如果配上MV观赏就是景上添花。从张艺谋那里偷师之后,周杰伦会开始自己指导歌曲的MV。MV里无论是对于中国风色彩的运用,服饰的搭配,光线的运用,还是叙事性都是非常优秀的。可以说优秀到说他的MV,就是我们听歌时脑海里的画面,一模一样。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霍元甲的EP封面,取自MV。眼睛和半身被阴影遮住,而另一面是光线,和叶惠美专辑的封面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只能说帅。碍于篇幅所限,如果大家想看关于周杰伦MV或者是其他MV的视觉艺术鉴赏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们(又挖坑),我们会单独开专栏来写。在进入今天的尾声之前,我们来看看一些截图吧~

《发如雪》MV截图

《菊花台》MV截图

《青花瓷》MV截图

《东风破》MV截图

《霍元甲》EP封面

诚然,西方的音乐以及音乐体系对于世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我们现在所热爱的大部分音乐的根源都来自西方,Blues,摇滚乐,古典乐,或爵士乐。一个经常会被忽视的问题是“那我们的音乐呢”。在21世纪,由于网络,通讯,音乐流媒体的发达,我们可以接触到许多来自遥远国度的音乐并且系统学习这些音乐。伴随着对于西方音乐的系统性学习与曝光,我们可以做出很厉害的摇滚乐,很现代的电子乐,很有感情的Ballad流行乐,很符合世界审美的音乐。但是,我们可能很少想过去做属于我们的音乐。当然,广义上来说任何人自发创作的音乐都是属于他自己的。这里说的属于我们的音乐是有着我们文化根基,民族特点,历史背景的音乐。古典乐有着浓厚的西方宗教背景,爵士乐,Funk,嘻哈音乐有着浓厚黑人民族文化,bossanova有南美洲民族风情。近些年很多时候我们夸一些音乐人,一些音乐作品会用一个词“国际化”。这非常好,代表我们的音乐已经在于国际和这个世界接轨,但是,我们应该满足于“国际化”吗?我觉得在与国际化接轨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做出包含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音乐。让来自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听到我们的音乐作品的时候,不仅仅觉得这个音乐“很国际”很“现代”,而是有一天他们一听会知道这是中国的音乐,然后说出“中国人的音乐真牛逼”。

在这个西方世界里对中国只有“功夫”,“瓷器”里,“左宗棠鸡”的刻板印象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去形成新的文化标签,输出新的文化作品。我们需要去学习周杰伦,去踢爆东亚病夫的招牌,并且让美国小学生可以学着去唱“听妈妈的话”。我所指的东方文化并不仅限于那些表面上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做中国风的东西不一定需要古筝,不一定需要琵琶,也不一定需要古诗词。更重要,也更能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的是我们的精神内核。东方人相比西方人会更加内敛,对于感情的表达不像西方人一样简单直接,而是会以更委婉深沉的方式去说“月色真美”。尽管月色真美是夏目漱石说的,但在感情表达上日本人和我们一样都属于东方的含蓄派。又或者,我们偶然做了首叫Moon(月亮)的歌曲,名字是突然从脑子里蹦出来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呢?这种文化的隐形存在是比较难注意到的,但是只要我们转念一想,我们就会想到以一生为长度,铭刻在我们思想里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一定需要做这些东西吗,我们可以自己欣赏自己的音乐呀。中国已经很牛逼了,我们不在乎外国人怎么看我们的音乐。”或许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是的。我们是有5G,有方便但移动支付,有强大的防疫成果和集体凝聚力,但谁能保证百年之后,千年之后,我们还是这么强大吗。国家,王朝总有兴衰。音乐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人们生活,文化,和对于世界看法的媒介之一,在唱片时代,很多音乐人在巡演时,都会去当地的唱片店去学习和了解当地人的音乐,当地人在听什么音乐。我们需要承认的一点是,在音乐上,审美上我们确实落后。承认没什么好怕的,承认不足然后朝着正确方向进步才是通往成功的绝对正确道路。百年后的人们一定会记得日本有过《新世纪福音战士》,《千与千寻》,《哥斯拉》,《奥特曼》,会记得美国有好莱坞和牛仔,会记得古典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希望百年后,也会有人记得在那个东方国度,也有着属于他们的音乐。

有人说,周杰伦在亚洲的竞争对手只有宇多田光。周杰伦从小学习古典乐,宇多田光在美国长大。刚出道时他们都带着对于西方节奏布鲁斯(RB)和现代音乐的应用,改变了东方的乐坛,但是他们现在都会做属于自己文化的东西。宇多田光在回归之后有在音乐作品里加入日本歌谣的元素,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并且明显更多人开始喜欢她的作品了。

我觉得音乐作品的魅力之一在于,仅仅是通过一些声波,我们可以感受到隐藏在这些声波后面的感情,文化,历史,民族身份等更多的东西。活出自己,StayReal是最有魅力的。比起进军欧美并且正在把自己的作品转向美国流行乐的OneOkRock,我还是更更更喜欢做正统J-Rock,他们还在做自己时候的音乐。

感谢你读到这里,希望我们的这次努力让你知道了什么是中国风,周杰伦是如何与中国风互相成就的,文化输出的重要和必要性,以及周杰伦不只是《晴天》和《告白气球》。恭喜你,你更懂周杰伦,也更懂中国风了。

”哎呦不错哦”

Reference:

1.黑暗骑士,周杰伦纪录片第十三集:中国风韵(中),.3.13,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fb/2240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