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一种新型的菊花栽培模式切花菊气雾培

发布时间:2017/8/10 13:03:06   点击数:

菊花起源于我国,但切花菊的生产却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了发展和壮大。近年来,切花菊已发展成为国际商品花卉总产值中最高的花种。目前全世界产销量达50多亿枝,尤其在日本、韩国和欧美需求量较大,其中日本是切花菊最大消费国,年消费量达20亿枝。而我国在年出口日本的切花菊仅为万支,仅占日本国内年消费量的3%。世界切花菊需求的稳步增长及产业转移,为我国切花菊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切花菊出口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切花菊的生产规模持续增大,生产区域已经遍布除西部少数省份以外的各个地区。而在上述各个产地中,已实现周年供货的却只有云南和山东。但在过去的几年中,各个产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老产区山东面临着土壤问题,多年连做使得病虫害严重,生产效益降低。因此,寻求破除切花菊生产连作问题,并且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新型切花菊无土栽培技术迫在眉睫。

水培花卉优势明显切花菊主要有标准菊和散射菊两种。标准菊每茎顶端着生一朵花,常为大、中花品种;散射菊每茎着花多朵,常用小花型品种。在切花菊生产上,具有单朵顶花的标准菊由于其生产密度、生产周期、生长习性以及植株的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均较适合工厂化生产的水培栽培模式。菊花传统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在菊花生产上,我国几乎全部都是土壤和基质栽培,而荷兰的菊花水培技术已有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的菊花水培技术研究目前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菊花本身是不耐涝植物,不适合普通的水培栽培模式生产。并且经过笔者的试验也初步证实,通过气雾培模式生产的菊花其品质明显高于普通水培栽培模式。因此,切花菊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应从水培模式中的气雾培栽培技术研究入手,而切花菊的气雾培栽培模式将为其它鲜切花的气雾培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切花菊气雾培气雾培栽培技术发展到目前主要包括苗床式、立桶式、金字塔式与管道式等几种系统方式。其中立桶式、金字塔式与管道式大多出现在农业观光园区的蔬菜栽培模式,主要满足其观赏功能,难以保证产量,不适合园艺作物的规模化、标准化与工厂化生产。

切花菊植株较高,种植密度较大,较适合在苗床式气雾培栽培系统中种植。切花菊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产品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是较适合气雾培栽培模式的花卉产品之一。切花菊气雾培栽培设施主要有计算机微控制系统、营养液供/排液系统、喷雾系统、栽培系统、补光系统等部分构成。计算机微控制系统主要控制营养液的雾化时间,运用计算机的时间设置,自动控制营养液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以及菊花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喷雾时间,以调节菊花的生长节律,控制花期,提高菊花品质等。营养液供/排水系统与喷雾系统关系紧密,主要包括供液水泵、过滤系统、雾化喷头、供/排水管道等,其中供水泵与雾化喷头是该系统的核心部件,根据供应单列栽培床的长度、栽培系统面积等选择不同规格的供水泵以及不同压力的喷头,雾化喷头使用十字架喷头为宜,并根据喷头的射程,雾化效果等合理安排喷头的密度,保证雾化槽的雾化效果以使菊花根系能均匀的吸收营养液,使菊花长势保持整齐一致。同时,在栽培管理方面要按时监测营养液的pH与EC值,使其在菊花正常生长的合理范围内。营养液供/排水系统是封闭、循环的系统,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节水节能的功效。栽培系统主要有雾化槽和定植板两部分构成,雾化槽的深度要满足雾化效果的同时保证根系具有充分自由生长的空间。雾化槽底部铺设黑色防水布,防水布下排列承重泡沫板。定植板含有个/m2定植孔,根据不同的切花菊品种、环境通风条件等控制种植密度,一般在含有湿帘风机的温室内定植密度一般为70-株/m2。此外,为了防止切花菊的植株倒伏,待菊花植株长至20cm左右时需要及时拉固定网,张网2~3层。随着植株的长高,不断调整固定网的网间距离。补光系统主要为调节菊花的花芽分化,具有控制花期的作用,可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调控菊花的开放时间,以提高经济效益。菊花气雾培栽培模式,提供了菊花最优越的根际环境,解决了水培模式菊花根系较易“病变”的问题,提供了根系最充足的氧气与最自由伸展的空间,使根系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生长。菊花气雾培的栽培、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将为实现鲜切花的工厂化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水培花卉产业尤其是鲜切花生产工厂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gx/132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