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古诗词课堂131不第后赋菊

发布时间:2017/10/13 8:23:18   点击数:

读古典诗词

品百味人生

养浩然正气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收听

学习内容

《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词译文

等到秋日的九月重阳节来临之时,菊花盛开以后那些争奇斗艳的花朵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色彩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了整个长安城,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如披着金黄铠甲般的菊花。

词语注释

1、不第:科举落第。2、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诗人用“九月八”既是为了押韵,也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3、杀:草木枯萎。

4、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专家解读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一生爱菊,共流传下来三首诗,均为咏菊之作。他在《不第后赋菊》这首诗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这首诗是黄巢当年在长安科举考试落榜之后写的,也是他举行起义的预兆。

“待到秋来九月八”用“九月八”暗示起义时间。“杀”蕴含要起义进行激烈的斗争。“冲天香阵透长安”,“长安”是起义地点。“满城尽带黄金甲“黄金(巾)”是指支持黄巢起义的人都要佩戴黄巾作为标志,以免错杀自己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出了菊花的精神,也写出了菊花的外形,可谓形神兼备;既描绘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描摹出菊花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夺魁天下时的奇观,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充满了振奋斗志鼓舞人心的力量,表现出雄伟、豪迈的境界。能将花写得如此霸气,即是豪杰之诗与文人之诗的区别。

黄巢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成功塑造出主人公身披甲胄,手执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因此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这些石破天惊、走雷挟电的诗句,象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的名字就出自黄巢的这首诗作《不第后赋菊》,足见这首诗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知识拓展

唐代人特别崇尚牡丹,把牡丹视为国花。而黄巢却一反潮流,对菊花格外青睐,似乎骨子里就有与生俱来的叛逆基因。黄巢出身盐商富家,善于骑射,粗通笔墨,是少有的诗才。

黄巢五岁时,他的祖父和父亲以菊花为题联句时,祖父苦思冥想,无以续接,一边的黄巢能随口吟出大气巧妙的诗句。他的父亲大惊失色,就想要教训他一顿。没想到他的祖父却很赞赏,令他再吟一首,他应声咏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已被载入《全唐诗》的七绝《题菊花》。公元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黄巢当了皇帝,国号大齐。他终于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理想。

考试链接

课后思考题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抓住了菊花的什么特点?

上期思考题答案

1、秋风刚至或萧瑟凄凉的特点。

2、“最”字充分表现了孤客对物候变化的敏感,写出了孤客羁旅漂泊思家念归的心情。

——TheEnd——

本文朗诵音频版权归家小学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商务合作:

转载授权:rachelzhaolfsz

阅读主持人闪亮老师:

10年广播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人,15年广播电视策划,录播,配音,剪辑等专业工作,出品众多高端定制音频作品,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颇有研究。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白癜风丸零售价格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gx/1371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