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草间搜妙,凡中创真,赵昌写生蛱蝶图1

发布时间:2023/4/3 13:29:20   点击数:

生活的品质不在世俗的眼光,而在是内心能否体验到生命的美好。有人身边永远没有风景,有人能从简单的一花一叶中收获感动。宋赵昌的《写生蛱蝶图》就是这样一幅于平凡中搜妙创真的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纵27.7厘米,横91厘米。

《写生蛱蝶图》描绘的是秋天田边平凡的风物,土丘一隅,荆棘、杂卉、野菊、枯苇数枝;蝴蝶穿梭其间,蚱蜢伏于野卉叶上,一动一静。从野花的盛开和绿叶的挺劲,到野菊花叶的左右上扬和芦苇虽枯却舒展,枯叶间又有点点不知名的绿叶,给人生息交替的勃勃之感。以手卷形制呈现,横向展开。从右至左慢慢展开,最先呈现右上方向下俯冲的蝴蝶,顺着蝴蝶飞行的走势,把我们的视线引到了下方的苇草。顺着苇草,视线随着野草微微上倾的趋势,与向右飞舞的蝴蝶迎面相交,画面形成s型的开合之势,给人以灵动的感觉。

《写生蛱蝶图》土丘设置于画面左下一角,杂卉数簇,芦草摇曳,饮露低舞,蚱蜢伫立绿叶上跃跃欲跳,疏密相应,以密显疏,疏密有致,给人一种野逸之趣。这些部分整体呈现静态,与之相对的是三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形成一动一静的对比。这三只舞蝶墨色浓重,若去掉蝴蝶,或墨色简淡,画面都将失去平衡。以小博大的均衡构图,给画中留出大片虚白,许是万里长空、烟云雾霭、碧波涟漪,产生的虚实的对比关系,给画面增添空灵之境,给观者留出了更多的遐想。此画恰如其分的留白,与做下的土丘草丛形成一实一虚的对比,一切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这种构图,大概为后来南宋“马一角夏半边”的山水以构图上的启发。

工笔画以线造型为主,这些线不应简单地看作是物体的轮廓线,线条还表现不同描绘对象的质感、空间和形态。通过对物象的主观分析提炼,线条有浓有淡、有粗有细、有刚有柔、有快有慢。如,在叶子和花朵的用线上,勾勒花朵的墨色稍淡于勾勒叶子的墨色,线条更为平滑细柔,力度也较轻,这样更能表现花瓣的柔嫩;在同一类物体中,靠前的枯叶的线条较浓,同一簇靠后或是被遮挡的枯叶要更淡,墨色浓淡和用笔表现出空间感;画中不同叶子的线条也有差别,苇草叶子茎干的线条变化丰富,钝笔较多,用以表现苇草干枯粗糙的质感和茎干的坚硬;小灌木枝的描绘手法是直接落笔为形,趁着枝干未干之时,用较重的墨色画出硬刺,水墨交融,浓淡相依,生动鲜活。

在细节的处理上,《写生蛱蝶图》也非常注重对比的运用。枯黄苇草的缝隙上,用点厾方式画出的青绿色点叶;红叶与盛开的紫色菊花并置;左侧温润婉约百花与荆棘并置。这些对比让衰败与新生同在,意蕴丰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pz/249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