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健康问答问药食同源之菊花有什么功效

发布时间:2018/2/10 17:55:51   点击数:

yaoshi

菊花,别称白菊花、甘菊花。菊花品种繁多,产区广泛,有的品种专供药用,如亳菊、怀菊、川菊、祁菊,有的品种多作饮品,如杭菊、黄菊、贡菊、滁菊。其中以杭菊、亳菊、滁菊、怀菊最为有名,有“四大名菊”之称。

杭菊

杭菊主要产于浙江桐乡等地,其朵大瓣宽,白色或黄白色,中心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特别适合居家做茶饮用。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特别适合泡茶饮用,与枸杞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杭菊中又以胎菊为优,即未完全开发的杭菊花蕾,香气浓郁,口感清甜。

亳菊

亳菊产于安徽亳州。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如果您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预防中暑。

滁菊

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全椒。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

怀菊

怀菊主要产于河南北部沁阳(怀庆)、博爱、武陟、温县一带。同滁菊功效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怀菊是“四大怀药”之一。

贡菊

贡菊也称“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

功效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

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菊花始载于汉朝《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本草纲目》:风热,目疼欲脱,泪出,养目去盲,作枕明目。《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本草衍义》:近世有二十余种,惟单叶花小而黄,绿叶色深小而薄,应候而开者是也。

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

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PR3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

2、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降压作用;

3、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4、有解热作用。

菊花在我国的文化中也有其特殊的地位。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因其清丽淡雅而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著名诗人陶渊明独爱菊花,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脍炙人口。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tz/148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