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特征 >> 酸,让我眼里流出了不争气的口水
糖葫芦好看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和夺人眼球的鲜红,很难有小娃子能忍住这串串的诱惑。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凑上小嘴,锁定头一颗“葫芦”,糖纸在口中化开,硬脆的冰糖中和了山楂的酸味。小孩子吃山楂不仅是零食,还有独特的功效,山楂有助于娃娃们健胃消食。饭桌上糖醋小排、番茄炒蛋、罗宋汤一直位居娃娃最爱菜式榜单的前几位。这些菜式都有个共同点,略带酸味。
提到柠檬,人们第一反应是两颊酸,不直接食用,通常做成茶饮、甜品,也有入菜。英国的水兵、水手有个雅号为“柠檬人”,由此念及18世纪英水军出海饮用柠檬水来预防坏血病。柠檬的香味来自于它的表皮含有的精油物质。芝士蛋糕里会放柠檬汁来降低甜度,蜂蜜柠檬茶、薄荷柠檬茶中的柠檬则是增加风味。柠檬入菜在广西有着一席之地,那就是柠檬鸭,用的是腌柠檬,和港式茶餐厅的“咸宁七”如出一辙。柠檬入鸭有着解暑开胃、去腥提鲜、增加香气、清热化痰的作用,流行于省会南宁地区,家喻户晓。柠檬鸭是道重口味的菜,柠檬下得比较猛,而且不去皮,略带的苦味让鸭肉默默承受着,然而就是这么点苦味使得鸭肉有回甘。酸度爆表的柠檬一直被认为富含维生素C,其实让柠檬真正发酸的是特有的果酸,并不是越酸代表VC越高,冬枣的VC含量反而比柠檬更高。柠檬汁的确是去腥好帮手,日式青花鱼、炸鸡旁会配备一瓣柠檬。云南家常菜鬼鸡,就是把小柠檬汁水挤入撕碎的鸡肉中,酸味成了点睛之笔。吃火锅后头发、衣服、屋子里的味道,也可借助柠檬水的喷洒来消除。
橙子与螃蟹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蟹酿橙是一道古代名菜,林洪的《山家清供》里面就有记载:“橙用黄熟大者截顶,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实其内,仍以带枝顶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用醋盐供食,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简单说就是大火蒸蟹肉和橙肉。带着橙香的蟹油、蟹膏有些鲜甜,中间透着若有若无的果酸使得蟹酿橙并不腻口。蒸过的橙子可以帮助润肺、止咳,秋冬季节最适合不过。南宋建都于杭州,当时是国宴菜,蟹酿橙至今在杭帮菜中可以品尝到。(注:南宋的橙,极有可能是香橼这样果实,此处不作细究)
南方盛产水果,由于天气炎热而偏爱酸甜口的菜式,不同于北方地区的白醋、香醋,南方用青芒、菠萝、梅子入菜较多,自然的酸甜加上微微的果香,即使是甜口的荔枝,预热后也会微微发酸,与甜味站在天平两端,制衡着极端的口感。在两广地区都用酸甜命名此类菜式,比如酸甜肉,酸甜鱼,酸甜鸭等。咕咾肉无诀窍,茄汁勾芡调和水果与里脊肉块,水果有鲜菠萝肉、糖水菠萝,菠萝不够的季节,苹果来凑。福建的荔枝肉却是一道没有荔枝的肉,肉的形状似荔枝故名荔枝肉,味道也是酸甜型,类似于咕咾肉。在云南大理,把酸木瓜切片后暴晒,用木瓜干煮鲫鱼,这样出品的酸木瓜鱼,鱼肉嫩滑,汤底回香浓厚,酸爽到位。泰国青芒,水果当菜,丝丝青芒效仿黄瓜的做法,加入咸汁水和香料,时光的腌透掩埋了涩味,唯有清新爽口的酸甜回荡,口感呢是脆嫩的。
酸嘢,地方传统名小吃,类似泰国青芒的吃法,藏身于南方的城市。南宁方言称其为“酸嘢”,有着三百多年历史。南宁中山路小吃一条街不少摊位是卖酸嘢的,有些是李子、青芒腌的,论斤卖,李子便宜,5元能有一包足够从街头吃到巷尾。水果可以任意搭配,木瓜、杨桃、菠萝、桃子,还可以有爽口的蔬菜,比如黄瓜、萝卜、莲藕、椰菜、芥菜等,佐以食醋食盐腌制1小时即成,新鲜水果的果酸和食醋的酸混合,有白糖的中和,还有最后的一把辣椒粉覆盖住整份野嘢,唤醒沉睡的味觉。整个广西省都有食用酸嘢,桂北味更浓,简直能酸倒一排牙。广东、云南(西双版纳)等邻省的夜市摊位上也有见酸嘢售卖。
杨梅入酒常有而入菜不常有。徽菜中就有一道鲜有人知的杨梅丸子,酸甜中带着阵阵杨梅香。选用精猪腿肉克做肉馅,搅拌到上劲,挤成如杨梅大小般的丸子,滚上面包粉,放入五成热的油中炸到上浮后捞出。开始炒制勾芡汁,杨梅汁克、水、盐、糖、白醋等调味品一起滚沸,勾薄芡,倒入杨梅肉丸子烧开、烧熟。一道手工杨梅丸子就做成啦。
酸汤是贵州老一代人的记忆,当地有句土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贵州地处山区,远离海洋,又正巧避开了所有的盐道,只能由商人贩盐至此,由于道路崎岖和常年战乱,外埠商人不愿意长途跋涉进山区,所以当地人经常吃不到盐,只能用酸味、辣味代替咸味和起到开胃作用。如今贵州虽然不愁吃盐,酸汤却在苗族得以吃俗中保留。当地人家每家每户会制作酸汤,用大米、酒糟、辣椒面等发酵,酸味醇厚,食用后胃口大增。贵州饭馆里见到的苗家酸汤鱼是红汤,那是加入了番茄,选用的鲤鱼。番茄参与的菜式还有番茄牛腩、罗宋汤、茄汁肉片等。
云南的树番茄有另一种待遇,烤火后去除了硬质的表皮,再放入容器中和大蒜辣椒香柳捣磨成泥,舂的时候已经感觉到酸辣的极致,当地人称为“树番茄喃撇”的一道凉菜,绝对的味蕾大爆炸。云南人天生吃得一口好酸。新鲜蔬菜通过腌制获得特殊风味,傣族人玩转着蔬菜的各种发酵,制成云南特有的德宏腌菜,风味的最佳载体。养在深闺人未识,苦尽酸来尝得鲜。在云南西部芒市遮放镇,苦菜在十月成熟,这是一种生吃又苦又辣的菜,和生白萝卜一样。新鲜苦菜拌入盐,15天后苦味去除,水分减少,再加入容器中上面压制大石块,低纬度阳光三小时暴晒后,含水量又下降一半。风味最佳载体。
锅包肉,东北菜铁不铁就看这道了。锅包肉,得创于光绪年间一位哈尔滨厨师,是一道口味复杂的菜。闻着蒜香,舌头中间部分准备迎着咸口,入口却是冷不防的甜,一口咬下汁水流溢到了舌两旁,白醋来了,那是幸福的酸。薄薄的肉片外面包裹的炸浆是最考验厨师的。一百个东北厨子做出的是一百道炸浆,有厚实软口,也有薄脆的。锅包肉不得快炒,肉片不得厚,提前腌制入味,调炸浆,等待吃客们翻牌。正式烹饪时,炸浆包裹于肉片外,入油锅煎炸,再爆蒜炒香各种配菜,最后还得勾薄芡,糖大把融化于油,夹杂着淡淡咸味。虽像小吃,程序却有好几道,着实考验厨师功底。
糖醋鲤鱼:将鲤鱼去鳞,抽筋,片薄片但连着鱼提起来成荷叶片,裹粉,三翻四翘把鱼嘴和鱼尾并拢后入油锅,炸熟成弓状,上座淋糖醋汁,必须符合三翻四翘的样子,寓意着鱼跃龙门。米醋,勾起了酸香。糖醋鲤鱼是每一位外地食客进鲁菜馆必点菜式之一,糖醋食物人人爱,何况是油炸的。那股美拉德反应后的产物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人们的嗅觉,筷未动涎已泌。国民硬菜无疑了。糖醋里脊一样的汁水,勾芡后的甜酸咸和蛋白质鲜,一种原始的诱惑,是一大碗米饭才能承受的厚重感,饭点时分走过后厨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等待的时分更让人期待。
杏皮水,甘肃省内人尽皆知的饮料,如同大热天喝酸梅汤,沙漠地区的人民享用的是杏肉做成的饮料。杏皮水的出生更是鼎鼎有名的莫高窟所在地甘肃敦煌,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在敦煌了。王昌龄《出塞》其一写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指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也是杏皮水原料李广杏的名字由来。李广杏色泽金黄,汁多味甜,去核晒干后果肉如丝如条,慢慢熬制成一壶壶的杏皮水,原汁原味,大热天来杯冰镇杏皮水,如醍醐灌顶。也有些会做成杏皮水饮料,加入乌梅、山楂、冰糖等,味道都差不离。
稀果羹是穆斯林的传统小食,而且这个饮品在呼和浩特回民居住区才有卖。杏肉、枣子、柿子饼的小碎粒,混入在一起熬制的饮料,食用前得调匀。果羹吃到嘴里面冰凉的,带着酸酸的口感,很解油腻,口中混合的果粒还需要咀嚼几下。如今在首府呼和浩特的大召寺附近,会有不少的小商贩售卖冰镇稀果羹,当游客逛了一阵感到口干舌燥,喝下了这稀果羹,会顿时感觉到周身清爽起来。
呼市的饭店里还有酸奶饼,当地人做饼的一种方法,将酸奶加入发酵的面团和出来的饼,饼带着淡淡的奶香,松软可口。
另外,西湖西湖醋鱼、南宋醋椒羊头、山西酸枣面、福建醋肉、广东猪脚姜、温台人海鲜专用酱油醋、浙江大红醋等民间酸味风物,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每一个原产地,吸引着本地和外地游客的品尝。贵州人喜欢吃酸,孕妇口淡淡想吃酸,小孩子也喜欢酸。酸味能使肉质更嫩,食物更鲜美,远离腥味,也能更长久地保存食物。平日吃点酸,开胃又提神,五味中难以抗拒的酸味。
懒得排版,随意打赏~
顾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