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药是人命关天丝毫不得马虎

发布时间:2018/6/5 5:51:05   点击数: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填精固髓

汉朝末年,群雄并起,战乱频仍,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就在这样的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苦难之下,可怕的疫病开始流行,死人无数。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暴虐的疾病面前,中医药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一个名垂青史的医家就诞生在这个兵荒马乱,疫病肆虐的年代里,他的名字就是无数人耳熟能详、顶礼膜拜的张仲景。

仲景先生原本是中原地区一个小小官员,精通文墨,但因为疫病疯狂流行,导致了他家族损失惨重,然而,那个时代的很多医生,面对病魔,束手无策,只能按照老一套应付,基本上没有效果,所以张仲景愤而学医,精勤不倦,博采众方,并且深入治病救人的第一线,最终成为了一代医圣,名扬千古。因为有良好的文化功底,在他的晚年,他写了一本书,把自己历经艰辛收集的有效方药以及自己的临床实践获得的经验传给后人,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伤寒杂病论》,后来,时光流转,岁月浸淹,这本书也在世间时隐时现。到了宋代,因为有了印刷术,朝廷的高官,知晓此书的重要性,根据书的内容,就将此书一拆为二,一本叫做《伤寒论》另一本叫做《金匮要略》,经过仔细的校正,最终由朝廷颁行天下,一直到现在,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必读的四大经典中,依然有张仲景的这两本书。

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张仲景就收录记载了金匮肾气丸这个方。但在原书上不是这个方名,而是叫做崔氏八味丸。顾名思义,这个方子是一个姓崔的医家发明创造的,由八味中药组成,做成丸药。当年老师讲授到这个方剂时,依然由衷赞美:张仲景实在是太伟大了,编写了《伤寒杂病论》这样一部奇书,但从来君子不掠人之美,没有把崔姓医家发明的好方子巧取豪夺地说成是自己的。现在之所以称这个方子叫金匮肾气丸,完全是因为后人感受到了张仲景的巨大人格魅力,更改方名,以示长久的纪念。这个方子是由八味药构成,他们分别是:熟地,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泽泻,附子和肉桂。中医治疗疾病,曾经走过一个漫长的历史,那就是从单味药到复方的筚路褴褛的过程。在蛮荒时代,我们的古人总是一味一味药的摸索,尝试,渐渐搞清楚了大多数常用药的药性和功效,然后,他们发现,一般的疾病,单靠一两味药,疗效似乎很难令人满意,在艰苦的探索之中,他们终于发现,可以把若干味单味中药组合起来使用,效果会好很多。于是,就有了方剂的诞生。人们很自然地要问,单味药的组合,按照什么样的原则进行呢?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否则,常用的中药就两三百种,用现在的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我们很轻松地可以看出,如果随意排列组合,那最后的结果近乎是一个天文数字。聪明的古人总是那么有办法,最终他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最终发现,有一些药放在一起,疗效会明显增强,有一些药放到一起,则会互相干扰,而有一些药放到一起则会降低毒副作用。在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他们发现了一些规律,这个规律或者说组方的原则就是君臣佐使。所谓君臣佐使,就是古人借鉴了当时的国家组织制度中的感性知识,来指导单味中药之间的配伍问题。通过后来的临床实践证实,这实在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

金匮肾气丸这个方子,根据原方的用量,结合各个药物本身的药力强弱,大体可以看出,这个方子里最重要的药物是熟地。因为他的分量最重,而且主体的功效也指向补肾,填精益髓,确实能够治疗我们平常所说的肾亏。

要说中医的神奇,就神奇在不仅仅是单向思维。简单地说,中医的本来目的是要补肾,中医的高明就在于,虽然我的目标是补肾,但在补肾为主的前提下,绝对不忘了适当地泄一泄肾,泄肾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更好的更平缓的补肾,所以,这个方子里又加入了牡丹皮和泽泻这两味看似不相干的中药。牡丹皮就是大名鼎鼎的牡丹花的根皮,能够泄肾中之火;而泽泻,主产于福建,生在水边沼泽之地,能泄肾中之水,如此一来,整个方子就完全体现了阴阳和合,补泄相依的绝妙原则,到了这个时候,看似此方已经近乎完美了,实则不然。因为这样的补肾药,要长期服用,久服方能见大功。长期服药,必定会对脾胃有所伤害,并且,再好的药物也需要脾胃的运化才能更好的吸收,于是,方中放入了补脾健胃的茯苓。所以能传承千年而不衰,并将一直传承下去,千秋万代而不绝。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

中医的组方既有她的原则性,又不失她的灵活性。金匮肾气丸一方,从汉代传到了宋代,医院里的儿科名医钱乙那里得到发扬光大。钱乙原本是一个民间的知名儿科医生,疗效卓著,声名远播。话说有一段时间,皇帝的小儿子,突发抽搐,医院的医生诊治,效果不佳,于是,众医束手,经过大臣的推荐,钱乙被召进宫来,一番仔细地望闻问切之后,钱乙便心中有数,断定太子的抽搐是因为脾虚所致,因此,开了一副同样来源于《金匮要略》的方子,名叫黄土汤,顾名思义,方中的主药就是黄土,请注意,这黄土不是普通的田间地头的黄土,而是锅灶灶心里经过天长日久煅烧过的黄土,最终太子服药之后,疾病无所遁形,太子顺利康复。皇帝当然非常开心,医院工作。钱乙对于中医的巨大贡献不是给太子开了一副黄土汤,更重要的是,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小儿体禀纯阳,遇到外感疾病很容易就化热,导致抽风死亡等严重后果。同时,他在民间多年行医经历中,他发现,很多孩子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营养不足,发育迟缓,所以,钱乙经过慎重的考虑,并且小心探索,最终发现,如果将成人常用的补肾方子——金匮肾气丸中的肉桂和附子两味药拿掉,则既能保证小孩的补肾效果,又没有升阳动风动火的担忧,于是,他就在临床上开始使用起来,并且将其命名为地黄丸。这一成果,就收录在主要由其弟子闫孝忠记录编撰的小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从此,六味地黄丸名扬天下。

这个时候,医家已经掌握了干地黄炮制成熟地黄的方法,因此,真正的熟地黄就诞生了,填精益髓的效果也就真正显现出来了。我们常说,中医是一门传统的学问,她讲究口传心悟,特别强调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六味地黄丸被钱乙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创制出来以后,后代的医家又在钱乙的基础上发展创制了一系列的地黄丸,直白地说,六味地黄丸有了好几个儿子,而金匮肾气丸又多了好几个孙子辈,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列举几个: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而成,其独特之处是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症,能滋其阴、降其火。但方中知母、黄柏性寒、故脾虚便溏者慎用,以免伤脾胃之气。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麦冬,五味子而成,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

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的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而成,治疗肝肾阴虚所至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六味地黄丸系列方药就有更好的针对性。病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做出最妥帖的选择。其实,这些症状都是可以从六味系列选择合适的方药来调理---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原创

赞赏

长按







































骨肽注射液副作用
北京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1535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