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参汤 专补元气。(《伤寒大全》)
独参功擅①得嘉名血脱脉微可返生
一味人参浓取汁应知专任力方宏
①擅:擅(shàn),音善,长于;善于。
人参
浓煎取汁。
大补元气。
元气欲脱。
症见突然出血不止,大汗出,面色光白,气短脉微等。
人参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凡一切气、血、津液不足,或暴脱之症皆可用之。人参专补脾肺之气,元气充沛,一身之气得,脱症自除。中医认为: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本方亦可用于大失血之救急。人参用量宜大,每次30一60克浓煎。
2.龟鹿二仙胶(王肯堂)大补精髓(《证治准绳》)
龟鹿二仙最守真补人三宝气精神
人参枸杞和龟鹿益寿延年实可珍
鹿角十斤(5kg)龟板(2.5kg)枸杞子三十两(1.5kg)人参十五两(克)
每晨取3克,清酒调化,淡盐温水送服。
滋阴填精,益气壮阳。
真元虚损,精血不足。
症见全身瘦削,阳痿遗精,两目昏花,腰膝痉软,久不孕育。
本方以阴阳精血不足为其主证。方中鹿角温肾阳,益精血,善通督脉;龟板补阴精,益气血,善通任脉,二药同用,可峻补阴阳,补益精髓,化生气血,为君药。人参补益脾肺;枸杞子滋养肝肾,为臣药。本方药性平和,补阴益阳,能益寿延年,生精助孕。
3.保元汤(魏桂岩)温补气虚。(《博爱心鉴》)
保元补益总偏温桂草参芪四味存
男妇虚劳幼科痘持纲三气①妙难言
①三气:指肺气、胃气、肾气而言。
黄芪三钱(9克)人参一钱(3克)炙甘草一钱(3克)肉桂5分(1.5克)
(原书无用量,今据〈景岳全书〉补)。
加生姜1片,水煎服。
益气温阳。
虚损劳怯,元气不足。
症见倦怠乏力,少气畏寒,以及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本方以元气不足为主证。阳气偏虚为兼证。方以黄芪补气升阳,托毒生肌,为君药。人参补益脾肺,大补元气,为臣药。肉桂少量,温暖元阳,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此方温补元气,气充体壮,虚损自复。本方偏于温补,故阴虚血少者慎用。
按:本方是魏氏从李东垣黄芪汤借治痘证发展而来,因加官桂以助药力,故名为“保元”。
4.还少丹(杨炎)温肾补脾。(《场氏家藏万》)
还少温调脾肾寒茱淮苓地杜牛餐
苁蓉楮实茴香枸远志菖蒲味枣丸
熟地黄二两(12克)山药牛膝枸杞子各一两半(9克)山茱萸茯苓杜仲远志五味子楮实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各一两(各6克)石菖蒲五钱(3克)红枣一百枚(5枚)
炼蜜为九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次,每服三钱(9克),淡盐汤送下。
温肾暖脾,阴阳并补。
脾肾两虚。
症见身体瘦弱,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饮食无味,健忘怔忡,遗精白浊,阳痿早泄,牙齿浮痛等。
脾肾阳虚,精血不足,为本方主证。健忘怔忡,遗精白浊,为心肾不交之兼证。方以苁蓉、巴戟天温补肾阳;熟地、枸杞子滋补肾阴,阴阳并补,为君药。小茴香、楮实助苁蓉、巴戟天散寒补火:杜仲、牛膝补肾强腰膝,为臣药。山药、茯苓、大枣健脾益气:山茱萸、五味子固肾涩精;菖蒲、远志交通心肾以安神,为佐药。此方水火平调,脾肾双补。服药后影响食欲者,可加砂仁、木香、陈皮理气健胃,增强药力。
肉苁蓉6g,巴戟天6g,熟地12g,枸杞子9g,小茴香6g,楮实6g,杜仲6g,牛膝9g,山药9g,茯苓6g,大枣5枚,山茱萸6g、五味子6个,菖蒲3g、远志6g
5.金匮肾气丸(张仲景)治肾祖方。(金匮要略)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茱
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热下趋
济生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
钱氏六味去附桂专治阴虚大有余
六味再加五味麦八仙都气治相殊
更有知柏与杞菊归芍参麦各分途
干地黄八两(24克)薯蓣(即山药)山茱萸各四两(各12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各9克)桂枝附子各一两(各3克)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日2次,每服9克。
补肾助阳。
肾阳虚损。
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胖,脉虚弱等。
肾阳不足为本方主证。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少加桂、附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重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共为君药。山茱萸、山药补肝益脾,化生精血,为臣药。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并可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为佐药。诸药相合,不燥不腻,振奋肾阳,气化复常,诸症自愈。
:
(1)济生肾气丸(《济生方》)即本方加车前子、牛膝而成。
功用: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主治:肾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2)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即本方减桂、附。
功用:滋补肾阴。
主治:小儿先天阴虚,及男妇肾阴不足,腰酸足软,自汗盗汗.咳嗽发热,耳鸣咽干,以及失血失音等症。
(3)麦味地黄丸(原名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麦冬而成。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若去麦冬,名“都气丸”,治肺虚劳嗽,甚至喘不得卧。
(4)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竣痛,遗精等症。
(5)杞菊地黄丸(《医级》)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
功用:滋养肝肾。
主治: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症。
(6)归芍地黄丸(《症因脉治》)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而成。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相火内动,头眩耳鸣,午后潮热,或两胁攻痛,手足心热等。
(7)参麦地黄丸(验方)即六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而成。
功用:滋补肾阴,益气补肺。
主治:肺肾两亏,咳嗽气喘,内热口燥等。
按:肾气丸与寄生肾气丸均俱温补肾阳作甩,但后者加用车前子、牛膝,其利水消肿作用增强,多用治阳虚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六味地黄丸是宋.钱乙在肾气丸基础上,减附、桂而成,为治疗肝肾阴虚祖方。以下六方均由此方加减而来,均俱滋补肾阴作用。其中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都气丸偏于滋肾纳气,适用于肾虚喘逆;知柏地黄丸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杞菊地黄九偏于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两目昏花之证;归芍地黄丸偏于滋肾阴,养肝血,适于头眩耳鸣,两胁攻痛之证;参麦地黄丸偏于滋补肾阴,益气补肺,适用于肺肾两虚,咳嗽气喘之证。
6.右归饮(张景岳)温补肾命。(《景岳全书》)
右归饮治命门衰附桂山萸杜仲施
地草淮山枸杞子便溏阳痿服之宜
左归饮主真阴弱附桂当除易龟麦
熟地二、三饯(9~30克)炒山药二钱(9克)枸杞子二钱(9克)山茱萸一钱(6克)炙甘草一、二钱(3克)肉桂一、二钱(3-6克)杜仲二钱(9克)制附子一、二、三(6-9克)
水煎服。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肾阳不足。
症见气怯神疲,腹痛腰痠,肢冷脉细,舌淡苔白,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等。
本方主证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方以附子、肉桂温养肾阳,为君药。熟地、枸杞子培补肾阴,取其“阴中求阳”,助君药化生肾气,为臣药。山药、山茱萸补脾益肝,收敛涩精;杜仲强壮益精,为佐药。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从肾气丸化裁而成,属“益火之源”的方剂。
左归饮(《岳景全书》)由右归饮减附子、肉桂、杜仲,加茯苓而成。
功用:补益肾阴。
主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见腰痠遗精,口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按:本方源于六味地黄丸,为纯甘壮水之剂,重在补左肾肾阴,故称“左归”。右归饮则源于肾气丸,重在补右肾命门之火,以“益火之源”,故名为“右归”。景岳原方,左归饮药味比右归少桂、附、杜仲,无龟板、麦冬,有茯苓,与歌诀有异,今据原书改正。
左归丸和左归饮不同:
附:
左归丸:两座大山一块地,狗兔龟鹿密牛膝。
右归丸:狗兔鹿归富山中,(吃)熟鱼肉(肉桂)
7.当归补血汤(李东垣)血虚身热。(《内外伤辫惑论》)
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
更有芪防同白术别名止汗玉屏风
黄芪一两(30克),当归二钱(6克)
水煎温服。
补气生血。
血虚发热。
症弘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本方主证为血虚发热。本方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意在“阳生阴长”,补气以生血,使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为君药。当归养血和血为臣药。按:本方主证血虚发热与白虎汤证相似,应加区分。白虎汤证属实热,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特点;本方则属虚证,身虽热而无汗,脉虽大而重按无力。
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黄芪六两(12克)白术、防风各二两(各4克)。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以及虚人易感风邪者。
8.七宝美髯丹(邵应节)补益肝肾。(《医万集解》)引
七宝美髯①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
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肾肝精血虚
①髯:髯(rán),音然,胡须。
何首乌大者赤白各一斤(各18克)菟丝子牛膝当归枸杞子茯苓各半斤(各9克)补骨脂四两(6克)
上药碾细,炼蜜丸,每丸重lOg,早、晚各服1丸,淡盐温水送服。
补肾水,益肝血,乌须发。
肝肾不足。
症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痠软,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
本方主证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方中重用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为君药。枸杞子、菟丝子、当归助君药益肝肾,补精血,为臣药。牛膝、补骨脂温肾阳,强筋骨,固肾精;茯苓渗湿运脾,使诸补药不碍气机,补而不滞。本方以补益精血为主,但又兼顾其阳,使其“阳生阴长”,常服此方,则肝肾强壮,精血充足,须发秀美,故有“美髯”之名。
何首乌18g,枸杞子9g、菟丝子9g、当归9g,牛膝9g、补骨脂6g,茯苓9g
9.天王补心丹 宁心益智。(《道藏》)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以菖蒲更五味劳心思虑过耗真
生地四两(12克)柏子仁炒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各一两(各9克)人参元参丹参桔梗远志茯苓各五钱(各5克)
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朱砂为衣,每服9克,温开水送。亦可水煎服。
(一方无五味子,有石菖蒲四钱(4克))。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
症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为本方主证。失眠健忘,为血不养心,是次要症状。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清热,生津除烦,为君药。天冬、麦冬、元参助君药养阴清热,为臣药。当归、人参益气养血;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茯苓、远志交通心肾;五味子益气敛阴;丹参清心活血;朱砂镇心安神,兼顾其标,共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入心,为使药。本方滋阴治本为主,治标安神为辅。若用菖蒲去五味子,而取其通心气,与远志配合有助于交通心肾。
10.虎潜丸(朱丹溪)脚痿。(《丹溪心法》)
虎潜脚痿是神方虎胫膝陈地锁阳
龟板姜归知芍柏再加羊肉捣丸尝
熟地黄三两(90克)龟板四两(克)知母黄柏各三两(各90克)虎胫一两(30克)牛膝陈皮白芍各二两(各60克)锁阳当归各-两半(各45克)干姜一两(30克)(春夏秋不用)
共研细末,用羯羊肉(被阉公羊)煮烂,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淡盐汤送下。
滋阴降火,强壮筋骨。
肝肾不足,阴虚火旺,筋骨痿弱。
症见腰膝痠痛,筋骨痿软,腿足消瘦,步履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弱。
本方主证为阴虚火旺,肝肾不足。方用熟地、龟板滋阴养血,生精补髓,为君药。黄柏、知母滋阴降火,以防重伤阴精,是本方特点所在,为臣药。当归、白芍、羊肉养血补肝;虎骨、牛膝、锁阳益精润燥,健骨强筋;陈皮健脾理气,以防滋腻;干姜温中健脾,以防寒凉太过,共为佐药。诸药合用,益肝补肾,滋阴降火,标本兼顾,筋骨健强。
虎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严禁捕杀,方中虎骨用豹骨、狗骨代替,用量宜大,一般为1.5一2倍量。
11.河车大造丸(吴球)大补真元。(《诸讧辫疑》)
河车大造膝苁蓉二地天冬杜柏从
五味锁阳归杞子真元虚弱此方宗
紫河车一具牛膝淡苁蓉天门冬黄柏五味子锁阳当归各七钱(各21克)熟地黄二两(60克)生地黄枸杞子各一两五钱(45克)杜仲一两(30克)
共研细末,做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克),温开水送下。
补气养血,滋阴益阳。
真元虚弱,精血衰少,虚损劳伤。
气血精气不足为本方主证。阴阳两虚为其兼证。方用紫河车(即胎盘)补气、养血、益精,为君药。熟地黄、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为臣药。天门冬、枸杞子清肺滋阴;杜仲、锁阳、牛膝、苁蓉温补肾阳,强壮筋骨,五味子滋肾涩精,敛肺止咳;黄柏清泻相火,为佐药。诸药相合,益气养血,阴阳双补,寒热并用,为大补真元之良方。
12.斑龙丸补益元阳。(《医统》)
斑龙①丸用鹿胶霜苓柏菟脂熟地黄
等分为丸酒化服玉龙关下补元阳
①斑龙:鹿又名斑龙。
鹿角胶鹿角霜茯苓柏子仁菟丝子补骨脂熟地黄各等分
上药研末,用酒将鹿角胶溶化,和药作九,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6一9克),温酒送下。
温补肾阳。
元阳虚损,肾亏阳痿。
肾虚阳痿为本方主证。兼见肾精不足。方中鹿角胶、鹿角霜益肾助阳,补精养血,为君药。补骨脂、菟丝子助君药补火壮阳,涩精止遗,为臣药。熟地黄滋补肝肾;柏子仁养心补脾;茯苓渗湿健脾,养心安神,为佐药。常服本方则元阳充盛,精神倍增。阴虚火旺之人忌服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老牌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1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