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三江总

发布时间:2021/5/11 21:39:25   点击数:
白癜风危害 http://www.sjqbdf.com/m/

三江:

(一)岩對野,海對江。利戟對長杠,蘭堂對蕙帳。玉斝對银釭。靑布幔,碧油幢。舞劒對横鏦(cōng)。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有謨延馬武,桀王無道殺龍逄。秋雨瀟瀟,爤熳黄花满徑,晚風颯颯,扶疎綠竹當牕。

典故:

長杠:《骈字类编》:长杠(长杠)梁栋大茅峰诗安得长杠撑日月。

蘭堂: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汉书·礼乐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文选·张衡〈南都赋〉》:“揖让而升,宴于兰堂。”吕延济注:“兰者,取其芬芳也。”南唐冯延巳《应天长》词之五:“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

蕙帳:帐的美称。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鵠怨,山人去兮晓猨惊。”唐卢鸿一《洞元室》诗:“蕙帐萝筵兮洞元室,秘而幽兮真可吉。”宋王安石《题定林壁怀李叔时》诗:“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玉斝:玉制的酒器。《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分雁鶩之稻粱,霑玉斝之餘沥。”李善注引《说文》:“斝,玉爵也。”唐杜甫《朝享太庙赋》:“福穰穰於絳闕,芳霏霏於玉斝。”钱谦益注:“舜祠宗庙以玉斝也。”《宋史·礼志一》:“太庙初献,依开宝例,以玉斝、玉瓚,亚献以金斝,终献以瓢斝。”

银釭:银白色的灯盏、烛台。南朝梁元帝《草名》诗:“金钱买含笑,银釭影梳头。”一本作“银缸”。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壁上银釭半明灭,牀上无眠,愁对如年夜。”

布幔:古代守城用具。《通典·兵五》:“布幔,复布为之,以弱竿县挂於女墙八尺,折抛石之势,则矢石不復及墙。”

油幢:张挂于舟车上的油布帷幕。

《隋书·礼仪志五》:“王公加礼者,给油幢络车,驾牛。”

唐皇甫冉《送卢郎中使君赴京》诗:“曲盖遵长道,油幢憩短亭。”

《全唐文》卷五百七十六〈柳宗元八·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2~某启:当州员外司马李幼清传示尚书委曲,特赐记忆,过蒙存问。奉读喜惧,浪然涕流,庆倖之深,出自望外。伏惟尚书鹗立朝端,风行天下,入统邦宪,出分主忧,控此上游,式是南服。凡海内奔走之士,思欲修容于辕门之外,踢履于油幢之前,譬之涉蓬瀛,登昆阆,不可得而进也。某负罪沦伏,声销迹灭,固世俗之所弃,亲友之所遗,敢希大贤,曲见存念。是以辗转歔欷,昼咏宵兴,愿为厮役,以报恩遇。瞻仰霄汉,邈然无由。网罗未解,纵羽翼而何施?囊槛方坚,虽虎豹其焉往?不任踊跃恳恋之至。谨奉启起居,轻渎威严,倍增战越。

宋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词:“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

舞劒:《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鏦:古兵器,短矛。修铩短鏦。——《淮南子·兵略训》

忠心:忠诚的心。《再生缘》第二七回:“边疆尚乱我悲哀,如言卫焕亭山等,止不过,竭尽忠心与壮怀。”

社稷: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陈白尘《大风歌》第一幕:“足下能肩此重任,真是社稷之福!”

利口:能言善辩。《书·周官》:“无以利口乱厥官。”《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絳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嗇夫谍谍利口捷给哉!”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比年以来,朝廷颇引轻嶮之人,布之言路,违道干誉,利口为贤。”

家邦:本指家与国,亦泛指国家。《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臣位任隆重,义兼家邦,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宋苏辙《门下侍郎孙固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之一:“吾不出帷幄临御家邦,实赖股肱之良,以持纲纪之要,於其进退顾可轻听之哉!”

世祖: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

谟:计谋,策略。

遂献宏谟。——陆机《辩亡论下》

谟,谋也。——《尔雅·释诂》

周爰谘谟。——《淮南子·脩务》

馬武:《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雠,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西阳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从之,后入绿林中,遂与汉军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世祖即位,以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建武四年,与虎牙将军盖延等讨刘永,武别击济阴,下成武、楚丘,拜捕虏将军。明年,庞萌反,攻桃城,武先与战,破之;会车驾至,萌遂败走。六年夏,与建威大将军耿弇西击隗嚣,汉军不利,引下陇。嚣追急,武选精骑还为后拒,身被甲持戟奔击,杀数千人,嚣兵乃退,诸军得还长安……十三年,增邑,更封鄃侯。将兵北屯下曲阳,备匈奴。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削户五百,定封为杨虚侯,因留奉朝请……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帝曰:「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脩整,何为不掾功曹?」馀各以次对,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列侯,而太官无馀。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禄,终无诛谴者……二十五,武以中郎将将兵击武陵蛮夷,还,上印绶。显宗初,西羌寇陇右,覆军杀将,朝廷患之,复拜武捕虏将军,以中郎将王丰副,与监军使者窦固、右辅都尉陈欣,将乌桓、黎阳营、三辅募士、凉州诸郡羌胡兵及弛刑,合四万人击之。到金城浩亹,与羌战,斩首六百级。又战于洛都谷,为羌所败,死者千馀人。羌乃率引出塞,武复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斩首四千六百级,获生口千六百人,馀皆降散。武振旅还京师,增邑七百户,并前千八百户。永平四年,卒。

龍逄:即关龙逄。夏之贤人,因谏而被桀所杀,后用为忠臣之代称。《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汉刘向《九叹·怨思》:“若龙逄之沉首兮,王子比干之逄醢。”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帝大笑曰:‘天下有如此痴汉,方知龙逄、比干非是俊物。’”唐韩愈《通解》:“故龙逄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于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

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陆德明释文:“鞠,本又作菊。”宋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词:“莫道不销魂,帘捲西风,人比黄花瘦。”明徐渭《画菊》诗之一:“东篱蝴蝶閒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爤熳:散乱;分散。《庄子·在宥》:“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成玄英疏:“烂漫,散乱也。”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有菜名曰‘芸薇’,类有三种,紫色者最繁,味辛,其根烂熳。”宋王安石《和中甫兄春日有感》:“娇梅过雨吹烂熳,幽鸟迎阳语啾唧。”

扶疎: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宋姜夔《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緑竹:菉草与萹竹。《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緑竹猗猗。”毛传:“緑,王芻也;竹,萹竹也。”陈奂传疏:“《唐本草》旧註云:‘藎草,俗名菉蓐草。《尔雅》所谓王芻者也。’……竹,《尔雅》亦作竹,传云萹竹,《尔雅》作萹蓄。”按,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为一物,宋朱熹《诗集传》从之,训为绿色之竹。

(二)旌对斾,蓋對幢。故国對他邦。千山對萬水,九澤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對鐘撞。暁風清道院,寒月照書牕。陣上倒戈辛紂戰,道傍繫頸子嬰降。暖日池塘,出没浴波鷗對對,春风簾幙,往來瑩壘燕雙雙。

旌斾:旗帜。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斾屡徂迁。”唐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蓋:遮阳障雨的用具。指车篷或傘蓋。

幢:张挂在舟车上的帷幔。九澤: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泽、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扬州:具区;荆州:云梦;豫州:圃田;青州:望诸;袞州:犬野;雍州:弦蒲;幽州:貕养;翼州:杨纡;并州:昭馀祁。

三江: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唐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元方回《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杭州北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

岌岌:高貌。《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王逸注:“岌岌,高貌。”唐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攒峯势岌岌,翊輦气雄雄。”

淙淙:流水声。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淙淙悬溜,曖曖荒林。”唐高适《赋得还山吟送沉四山人》:“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宋苏轼《江西》诗:“醉卧欲醒闻淙淙,真欲一口吸老庞。”

暁風:清晨的微風。唐孟郊看花其三芍药吹欲尽,无奈晓风何。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其五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唐李贺鼓吹曲辞巫山高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唐温庭筠夜宴谣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唐罗虬比红儿诗其九十二浓艳浓香雪压枝,袅烟和露晓风吹。唐罗隐竹枝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道院:道士居住的地方。五代王周《道院》诗:“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

寒月:清冷的月亮。亦指清寒的月光。唐李白《望月有怀》诗:“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元吴澄《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诗:“不怕狂风妨去鷁,偏愁寒月照栖鸦。”

書牕:唐岑参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韵府拾遗江韵》:孟郊诗:怨彼小书窗;张祜诗:色照书窗透竹林;黄庭坚题画:大年儿戏所谓书窗涴壁不能嗔者也,今其得意遂与小李将军争衡耶.

陣上倒戈辛紂戰:《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伐商,在牧野会战中,商朝兵士在阵前起义,倒戈反击,商纣王被迫登鹿台自焚。

道傍繫頸子嬰降:《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率军逼近咸阳时,秦朝末代帝王子婴,以绳系颈,系剑于道旁,素车白马投降。

倒戈:放下武器。指投降敌方。唐鱼玄机《浣纱庙》诗:“一双笑靨纔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却説玄德立起免死旗,但川兵倒戈卸甲者,并不许杀害。”茅盾《子夜》二:“日本报上还说某人已经和北方默契,就要倒戈!”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辛纣:商纣王。

繫頸:系绳于颈。表示降服。汉贾谊《过秦论上》:“百粤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一本作“係颈”。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繫颈蛮邸,悬首藁街。”严复《原强续篇》:“倭患贫而我适以是拯之,以恣其虐我。是何异驱四百兆之赤子,繫颈面缚以与其仇。”子婴投降是无可奈何的事,并非他主动的意愿。

子嬰:秦二世胡亥的侄子。赵高杀二世,立他为秦王,在位四十六天。刘邦攻破咸阳。子婴投降。后为项羽所杀。——《史记·项羽本纪》。

浴波:犹破水。《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少顷,风浪顿息,但见水面流红。古冶子左手挽驂马之尾,右手提血沥沥一颗黿头,浴波而出。”

簾幙:用于门窗处的帘子与帷幕。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臺一笛风。”宋刘过《满江红·高帅席上》词:“楼阁万家帘幕捲,江郊十里旌旗驻。”

瑩壘:堡垒,军营四周的防御建筑。

(三)銖對两,隻对雙,華嶽對湘江,朝車对禁鼓。宿火對寒釭,靑瑣闥,碧紗牕。漢社對周邦。笙簫鳴細細,鐘鼓響摐摐。平揖詩人前有李,下看居士古無龐。蘇武牧羝,雪屢餐於北海,莊周活鮒,水必決於西江。

華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盪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跡仍存。”参见“华岳”。高大的山。《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陆德明释文:“华岳,户化、户瓜二反。本亦作‘山岳’。”朱熹集注:“华、藏,并去声。”指西岳华山。晋郭璞《山海经图赞·华山》:“华岳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浆。”

湘江:水名。源出广西省,流入湖南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九疑山隔湘江,跨苍梧野,连营道县界。”唐杜审言《渡湘江》诗:“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遂命僕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朝車: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用车。《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犆。”郑玄注:“臣之朝车与齐车同饰。”孔颖达疏:“此一节论君及大夫士等齐车、朝车所饰之物,尊卑不同。”《礼记·玉藻》:“据此注言之,则君之朝车与齐车异饰也。但无文以言之。”《吕氏春秋·赞能》:“﹝管仲﹞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唐于濆《古宴曲》:“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禁鼓:设置在宫城谯楼上报时的鼓。《水浒传》第五六回:“早听得譙楼禁鼓,却转初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五年》:“权德因条上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皆復长安旧制。”

寒釭:寒灯。唐白居易《不睡》诗:“焰短寒釭尽,声长晓漏迟。”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之二:“愁成旅鬢千丝乱,吟得寒缸短焰终。”宋陆游《有怀梁益旧游》:“土堠纍纍隻復双,悠然残梦对寒缸。”

靑瑣:《汉书》卷九十八〈元后列传〉~~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后又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辑濯越歌。上幸商第,见穿城引水,意恨,内衔之,未言。后微行出,过曲阳侯第,又见园中土山渐台似类白虎殿。于是上怒,以让车骑将军音。商、根兄弟欲自黥劓谢太后。上闻之大怒,乃使尚书责问司隶校尉、京兆尹「知成都侯商擅穿帝城,决引沣水,曲阳侯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红阳侯立父子臧匿奸猾亡命,宾客为群盗,司隶、京兆皆阿纵不举奏正法。」二人顿首省户下。又赐车骑将军音策书曰:「外家何甘乐祸败,而欲自黥劓,相戮辱于太后前,伤慈母之心,以危乱国!外家宗族彊,上一身?弱日久,今将一施之。君其召诸侯,令待府舍。」是日,诏尚书奏文帝时诛将军薄昭故事。车骑将军音藉请罪,商、立、根皆负斧质谢。上不忍诛,然后得已。三国魏·孟康注:「以青画户边镂中,天子制也。」唐·颜师古注:「孟说是。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

闥:宫门。借指皇宫;朝廷。南朝梁范云《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闥,遥望凤凰池。”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徒言青琐闥,不爱承明庐。”明无名氏《鸣凤记·三臣谪戍》:“望天涯魂消魄冷,空留着青琐闥諫諍虚名。”亦省作“青闥”。王闿运《常公神道碑》:“爰初杨华,承明出入;秉正青闥,端言文笏。”参见“青琐”。

碧紗牕:装有绿色薄纱的窗。前蜀李珣《酒泉子》词之四:“秋月嬋娟,皎洁碧纱窗外照。”明冯梦龙《山歌·无郎》:“姐儿立在碧纱窗,眼观孤雁好恓惶。”《红楼梦》第二六回:“﹝寳玉﹞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

平揖詩人前有李:宋陈棣《读豫章集成柏梁体》“囊括鲍谢包徐庾,下视谪仙平揖甫”中评价黄庭坚的诗句,黄庭坚与杜甫见面不施下拜之礼,只平揖,在杜甫前面还有李白。

下看居士古無龐:下看,下视。出自宋代和尚释慧开写的《龐居士赞》:“平欺马祖,下视诸方。

生涯荡却,今古无双。不兴万法为侣,一口吸尽西江。”龐,唐代居士龐运。

蘇卿牧羝:《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苏建·(子)苏武〉~~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北海:古代泛指北方最远僻之地。《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杨倞注:“海谓荒晦絶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北史·突厥传》:“自轩辕以来,獯粥多为边患。今远穷北海,皆为臣妾,此之盛事,振古未闻。”

莊周:《史记》卷六十三《老子列传》附《庄周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蹠、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西江:

唐人多称长江中下游为西江。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唐元稹《相忆泪》诗:“西江流水到江州,闻道分成九道流。”唐温庭筠《西洲词》:“南楼登且望,西江广復平。艇子摇两桨,催过石头城。”此指南京市北的长江。

(四)符對篆,鼎對釭,牧笛对漁艭。鸞輿對象輅。劒戟對旛幢,盃似斗,筆如杠,鴈塔對螢牕,功臣何第一,国士信無雙。智似欒书謀晉国,仁如管仲伯齊邦,詩客興高,獨向月中敲古寺,隠翁心遠,每從雪後钓澄江。

符篆:道教所传秘密文书符和箓的统称。《北史·魏纪二·显祖献文帝》:“﹝天安元年春正月﹞辛亥,帝幸道坛,亲受符籙。”《隋书·经籍志四》:“符録十七部,一百三卷……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符箓》:“《龙鱼河图》曰:‘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黄帝出军决》曰:‘蚩尤无道,帝讨之。梦西母遣人以符授之。帝悟,立坛而请,有玄鱼衔符从水中出,置之坛中。’盖自是始传符籙也。”一本作“符録”。

牧笛: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声。唐张乔《题河中鹳雀楼》诗:“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宋陆游《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鷺引钓船经荻浦,牛随牧笛入柴门。”剑雨《塞北牧羊女》诗:“塞北牧羊女,白云深处一枝花,吹一路好牧笛,栽一路小树枒。”

漁艭:古书上说的一种小船。

鸞輿:天子的乘舆。亦借指天子。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鸞舆尊盖,法天列象,垂四鸞。”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其后虽八骏忘返,然鸞舆竟还矣。”

象輅:以象牙为饰的车子,为帝王所乘。《周礼·春官·巾车》:“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郑玄注:“象路,以象饰诸末。”《释名·释车》:“天子所乘曰玉輅,以玉饰车也。輅亦车也。谓之輅者,言行於道路也。象輅、金輅、木輅,各随所以为饰名之也。”

旛幢:即幢幡。旛:用竹竿等跳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幢: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唐黄滔《辞府相》诗:“今朝拜别幡幢下,双泪如珠滴不休。”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七:“庐山远法师命尽之日,山中峰涧寺落,皆见千眼仙人成队执幡幢香花赴东林寺。”

信無雙:临虚兹独迥,揽景信无双。清·弘历半天楼望少林寺

欒书:即栾武子。春秋时晋国人。栾枝孙。初为晋下军之佐。晋景公十一年鞍之战,大败齐师,公劳之,答以“士用命,书何力之有”。后代郤克将中军,为政。厉公六年,鄢陵之战,大败楚师。厉公失政,乃与中行偃使人杀厉公而立悼公。谥武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yt/2078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