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花 >> 菊花用途 >> 小榄大街小巷公园江畔的的木棉花开了用
任培华说,木棉花除了有健脾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虚湿困所导致的四肢酸痛、头身困重、胃脘部胀满、消化不良、胃痛、口干口苦等症。
此外,对瘀血阻络导致腿膝疼痛、跌打损伤也有不错的效果。“在这个季节,有这些症状的人,都可以适当饮用用木棉花煲煮的汤。”
老年体弱者和孕妇不宜饮用但医生也提醒,木棉花性偏寒凉,以下人群最好不要饮用木棉花汤。
1.老年体弱者。老年人如果身体虚弱,应以温养,一般不适宜饮用寒凉之品。
2.孕妇。木棉花有行气活血之功效,不建议孕妇饮用。
木棉食疗方1木棉薏米排骨汤材料:木棉花(干)10g,薏米30g,猪精排g,葱15g,姜10g,盐适量。
做法:排骨焯水滤干,汤锅加水足量,加入排骨、木棉花、薏米、葱姜,大火烧开,文火炖两个小时,出锅精盐调味即可。
作用:健脾祛湿、舒筋活络。适用于湿热偏盛体质,表现为不欲饮食、四肢酸重疼痛、抽筋、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者。
2木棉茯苓老鸭汤材料:木棉花(干)10g,茯苓30g,鸭肉g,葱15g,姜10g,盐适量。
做法:鸭肉洗净焯水滤干,汤锅加水足量,加入鸭肉、木棉花、茯苓、葱姜,大火烧开,文火炖两个小时,出锅精盐调味即可。
作用:健脾疏肝,祛湿止泻。适用于水湿偏盛体质,表现为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泄、四肢沉重、舌苔白腻者。
3木棉党参乌鸡汤材料:木棉花(干)10g,党参20g,乌鸡g,葱15g,姜10g,盐适量。
做法:乌鸡洗净焯水滤干,汤锅加水足量,加入乌鸡、木棉花、党参、葱姜,大火烧开,文火炖两个小时,出锅精盐调味即可。
作用:健脾祛湿,益气养血。适用于脾虚湿盛体质,表现为体倦乏力,劳则加重,胃脘胀满,纳呆、舌质淡,苔厚者。
4木棉花白茅根炖猪脊骨材料:木棉花25~30克,白茅根20克,猪脊骨克,生姜3片
做法:木棉花用清水浸泡20分钟后漂洗干净,白茅根漂洗干净后用煲汤袋包裹好,猪脊骨切成段,用刀背敲裂;将各物一同放入炖盅,加入~毫升(约4~5碗)清水,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饮时方下盐。
功效:清热祛湿、解毒利水
5木棉花鲫鱼汤材料:木棉花5朵,小鲫鱼2条,姜稍许,蜜枣2个,盐适量。
做法:木棉花掰开,清洗干净,稍浸泡一下下去除涩味。小鲫鱼剖开,开火烧油下姜片。鲫鱼下锅两面煎至微黄,加清水和蜜枣滚至鱼汤发白,下木棉花煮一个小时,加盐就可以饮用。
功效:木棉花和鲫鱼都能清热利湿,鲫鱼能健脾养胃。
6木棉花绵茵陈煲猪横脷材料:木棉花50克,绵茵陈10克,蜜枣3个,猪横脷1条,猪碎骨克,生姜3片。
方法:药材稍浸泡;蜜枣去核;剔去猪横脷的“根”,洗净;将猪碎骨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功效:清湿退热、利胆去黄清、健脾除困
7木棉陈皮粥材料:木棉花30克,陈皮10克,粳米克,蜂蜜适量。
做法:木棉花和陈皮洗净,加水煎汁,去渣待用;粳米洗净,加水和木棉花陈皮汁煮粥;待粥快成时,加入适量蜂蜜,稍煮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凉血止血,润肺止咳。
8木棉三花饮材料:干木棉花瓣15克,金银花10克,白菊花10克。
制作:木棉花瓣、金银花和白菊花洗净;加水煮沸,可代茶饮。
功效:木棉花清热凉血、金银花清热解毒、白菊花清肝明目,三者合用更增加清热凉血和止痢作用。在夏天喝,还有解暑的功效。
9木棉三星汤材料:木棉花10g+三星汤(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炒山楂5g)
做法:煲汤或煮水喝
功效:祛湿助消化。如果发现孩子湿气重、舌苔厚逆、白中带微黄,可以连续喝1-3天。
10木棉花饮方法一:木棉花10g+冰糖,煲糖水
方法二:木棉花10g+土茯苓15g,煲汤
春天里可以一周一次(小宝宝也可以喝,很温和,剂量不用分年龄。)
温馨提醒:
木棉花汤粥不宜经常吃
每周最好不超过2次。
虽然木棉花可食用有功效
但不建议食用路边捡的新鲜木棉花
应到正规药店购买木棉花干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
作者请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更多有趣话题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