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时尚能干闲适雅致,打造秋季阳台菊

发布时间:2017/11/19 10:21:10   点击数: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别称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等。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生长喜好

菊花喜凉爽、较耐寒,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忌连作。一般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小贴士

可用分根繁殖和扦插繁殖,扦插繁殖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高,生产上常用。

栽培管理

A

除草

菊花缓苗后,以中耕除草为主,使表土干松,底下稍湿润,促使根向下扎,并控制水肥,使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俗称“蹲苗”。

B

追肥

菊花吸肥力强,需肥量大,一般追肥2-3次,第一次在打顶时结合培土进行,可以饼肥、厩肥等有机肥为主,以利多开花,开大花。还可加用2%过磷酸钙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C

浇水

缓苗后要少浇水,6月下旬后天旱要多浇水,尤其是孕蕾期前后,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追肥后也要及时浇水。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

D

打顶、培土

在生长中,一般要打顶1~3次,促使多分枝,具体时间和次数据生长情况而定。一般第一次在6月初,打去10厘米,留30厘米高,第二次在6月底,第三次不得迟于7月下旬。第一次打顶后,结合中耕除草,在根际培土15~18厘米,增强根系,以防止倒伏。

小贴士

打顶——掐去某些作物的顶尖,使之增产,也称打尖

培土——在植物的根部垒土

E

病害防治

秋季应注意防治菊花“三病”,具体是指菊花灰霉病、锈病和斑枯病。据观察,3种病害在菊花生长季节常伴随发生,尤其入秋后发生普遍,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叶,影响植株开花,降低观赏价值。

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菊花叶、茎、花等部位。叶受害时在叶片边缘出现褐色病斑,表面略呈轮纹状波皱,叶柄和花柄先软化后外皮腐烂,花受害时影响种子成熟。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土壤质地黏重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一是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土栽还是盆栽土壤一律要不带病的新土;二是发现病叶病株及时清除,集中深埋或烧毁,以防病害传播;三是定植前可用65%代森锌倍液浸根10至15分钟;四是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严防土壤渍水;五是在发病初期喷洒波美0.3至0.5度的石硫合剂,或代森锌、多菌灵杀菌剂。

锈病

锈病主要危害菊花叶和茎,以叶受害较重。初期叶片出现浅黄色小斑,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颜色由淡褐色逐渐变成黄褐色,严重时常造成全株叶片枯死。栽培管理不善,通风透光不良,土壤缺肥或氮肥过量,土壤渍水,空气湿度过大都有利于该病大发生。该病4至10月均可发生。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施肥,在配合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二是盆栽菊花应经常将排水孔洞疏通,严防盆内渍水;三是保护地栽培菊花要注意通风透光,升温降湿,延迟叶片结露时间;四是药剂防治,发病期喷65%代森锌倍液,或波美0.3至0.5度的石硫合剂,可有效控制该病蔓延。

斑枯病

斑枯病又名黑斑病,主要危害菊花的叶片,最初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而后逐渐扩大,边缘呈黑褐色,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不规则斑块,5至10毫米大小,外部有一不明显的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边缘呈黑褐色,中央稍褪色,湿度大时出现不大明显的小黑点。病重时几种病斑连在一起,使全叶焦黑脱落。连作会使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换茬种植,选用无病植株嫁接;二是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三是经常整枝,消除病残体,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实施化学控制,促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四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30%碱式硫酸铜悬浮液倍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倍液或75%苯菌灵1倍液防治。

赞赏

长按







































中科国庆助力白癜风康复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zp/1414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