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十首重阳诗词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

发布时间:2020/9/7 20:59:17   点击数: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53189.html

前人的智慧,我们的生活

点击上方“向借文化”—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

这样,再见面就很容易了~

诗词世界,送你一秋丰盈,一生诗意……

来源

网络

1

重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逢此时,诗人们登高赋诗,他们怀念友人、想念亲人。有了感情的灌注,重阳节的诗词也格外真切感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关于重阳节最著名的诗词,说出了所有人在重阳节时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感情。语言质朴易懂,情意深沉感人。《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漫游,咸亨元年(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送友人,勾起了浓浓的乡愁,正如他诗中所说: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愁苦,却北归不得,而鸿雁的北归更是让他的感情难以自抑,可见其心中的愁苦。《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这首诗和上面那首王勃的《蜀中九日》是同时而作的。登上玄武山,诗人形容自己的思乡之情像烟雾样积聚不散。在异乡共饮花酒,看到鸿雁天上南来,不禁更加悲伤。

2

《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这首诗一反重阳思乡悲客的忧伤之情,而颇有意趣。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唐会昌五年()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此诗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而作,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表达凄凉的人生感怀。其中饱含备尝坎坷沧桑之意,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3《沉醉东风·重九》卢挚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该小令是一首触景生情的作品,主要通过描写了暮秋季节天高气爽又带点衰败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悲凉之感。这首小令在用词铸句,描摹景物,以及酿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方面,都颇见艺术功力。《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宋·辛弃疾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淳熙八年(年)冬,辛弃疾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年),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篆冈喝酒赏月,成此佳作。月夜下的楼阁,飘满秋天香味的院落,欢笑快乐的人们来来去去。是哪个人秋天一到就悲伤凄凉?当年的宋玉就悲伤到这样。吃饭喝酒要随其自然,对歌舞享乐看得平常一般。问他有什么可以悲伤之处?细细想想却也有悲伤的时候:重阳节快到了,秋风秋雨使人感到格外凄凉。《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此词作于年重阳节,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图片基于CC0协议,本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点击题目即可跳转关于亲子

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守候着我的“笨”女儿,直至她花开烂漫(全)

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路边看见块钱,你会放到自己的兜里吗?

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我从长期“被凌辱”,慢慢走向自我救赎

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你怎么看待“苦练”?

父母放纵,就别怪孩子傲慢

关于诗词

民国大师钱穆告诉你如何读古诗(上)

民国大师钱穆告诉你如何读古诗(下)

普林斯顿大学余英时教授:我们怎样读中国书

关于成长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不要与思想固化的人做朋友

别纠结,转变一下思路就好

什么是明智的策略?是多面手,还是一招制敌?

向借

向前人借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xiangguod.com/jhzp/1848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