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有关于中秋赏月的场面描述。贾母吩咐把家宴摆在大观园,先在嘉荫堂布置灯彩,又将宴席移至凸碧山之峰脊上,击鼓传花,赏月、讲笑话、赏桂饮酒、吃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复命人月下吹笛。好一派热闹景象。中秋,除了吃月饼,古人还有哪些文雅的方式庆祝中秋?想知道古人在“中秋”都对“吃”有着怎样的精致讲究?深谙中式茶食之道的易筱,以“食”之名,带你回到古时,领略一下当时的闲情雅致。清本《红楼梦图》(又名《大观园图》)凸碧堂中秋赏月三秋恰半,是为中秋文|易筱小饼如嚼月,有酥和饴赏月,吃月饼,是中秋固定的活动,中秋赏月的习俗大约始于风雅的魏晋时期,最初是文人兴起,自唐宋时期以来,更是扩展到了民间,热闹非凡。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说的就是中秋佳节,人们登高望月、买酒痛饮、笙竽奏起、夜市喧闹的热闹景致。李嵩《月夜看潮图》此图所画即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士民观钱塘江潮情形。白露边霜|以柠檬、荔枝酒制作而成。清透明亮的圆形像极了满月模样,淋上糖浆,是月亮的光晕。除了赏月,月饼的习俗延续至今,更成为了现代人过“中秋”的必备吃食。若论起“月饼”的始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南宋。在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有提到“月饼”一词。最初,月饼其实是古人用来祭祀月神的祭品。到了北宋,文人们已经吃“月饼”过中秋了。饼里用的是酥油和糖作馅。直到明朝才形成了全民吃月饼过中秋的习俗。在清代袁牧所著《随园食单》中有一段关于月饼作法的记载,其中强调:面皮一定要反复揉搓方才味美。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如此看来,当时的月饼制作已经相当成熟了。小小的一枚月饼不仅饱含着“团圆”之意,更可以寄托乡愁。虽然无法还原古时的情景,但却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食材搭配,制作出你记忆中的“中秋”滋味。在我的记忆中,中秋时节奶奶都会开始忙碌地制作地瓜干和山枣糕。我记得那空气中混合着松树和泥土的香味,那是家乡的味道。因此,我特意制作了月饼以此寄托乡愁。将抹茶制作的外皮融入香草、芸豆,吃起来口感清新,洋溢着淡淡的茶香。「松月」抹茶口味月饼丹桂香飘,银蟾光满“月到中秋分外明,酒到十五格外醇”。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潺潺流水,碗中明月,伴着花香,亲友举杯,喝一杯桂花蜜酒,也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这醇香中夹杂着一丝甜蜜的美酒其实制作起来并不复杂,但却非常磨练耐性。制作方法:采下桂花,挑拣出花蕊精华,用酒和冰糖浸泡一年,不胜酒力的可以选择低度酒,其清香扑鼻的酒香也足让人沉醉。吃蟹赏菊,吟诗作对中秋时节,也是蟹正肥美的时候。《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所描绘的“蟹宴”场景可谓真真吃出了情致。从古至今,人们在螃蟹的烹饪方式上也加以诸多尝试。常见的有腌螃蟹、酿螃蟹、螃蟹羹等。在北宋时期,有一道街头小吃——洗手蟹,制作方式可谓粗犷。将生蟹剁碎,用盐梅、椒橙一拌,直接上手吃。而南宋《山居清供》里的“蟹酿橙”则更显精细。把蟹粉和少量橙汁,酿在大橙子里,用酒醋水蒸熟,清新鲜美,“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所描绘的“蟹宴”场景而吃蟹必手腥,聪慧的古人发明了用紫苏、菊花或是和着桂花的豆面制成的,能有效去腥的洗手汤。《调鼎集》里也记载了菊花叶能有效的去腥,如此一来,吃完鲜美的食物,手也是清新的,岂不雅哉。洗手汤的做法并不复杂,只需菊花叶或是紫苏叶加水煮开放凉即可,倘若我们吃蟹完毕,用自己煮的古法洗手汤洗手,然后印著月光赏花踱步,再小酌一杯,岂不是也如古人一般浪漫。-完-易筱,“元古本店”茶食店店主。擅长制作中式茶点。凭借自己敏感的味蕾和制作家乡甜食的记忆,将东西方甜品工艺与中国传统茶点相结合,在茶点的创意和造型上独树一帜。
点击观看往期视频
吃掉小说|《七宗罪》意面|《白鲸记》杂烩|肖申克牢饭|鸡肉煎蛋美式早餐|川味小面|瘦身Brunch|「姨妈」早餐
摄影师高远|杨洋的版画|陈天灼|叶甫纳|北鸥|朱砂和《阿城文集》|孙逊|小野哲平|舞者王亚彬
柑橘森林|Rose三姐妹|拙朴金工|日日之器|住在乡下|立夏说茶
养24只猫|文身|小动画-猫|脱口秀|摇摆爵士舞|动画-川普
School酒吧|黑胶|衡山和集|松庵文库|一本书书店|古典音乐咖啡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lixiangguod.com/jhzp/24005.html